第92章 你好,1988!(2/2)

“现在就要吗?”

“是的,纳兰姐现在要。”

这个时候,张启民没有含糊,直接表明自己的事很急。

纳兰錚回屋,取了钥匙,给张启民指著楼下的车棚说道:

“楼下,靠左边第二辆。”

说著,纳兰錚把钥匙交到了张启民的手中。

张启民接过钥匙,说了句“谢谢纳兰姐”,就风一样跑向走廊末端的楼梯。

纳兰錚呆呆地看著张启民的背影消失,嘴里说道:

“真像啊……”

一旁,目睹了全过程的杨兰凑上来,戏謔道:

“阿錚,可惜了,如果这声纳兰姐变成纳兰妹,事情就会很好……”

“你胡说什么呢……”

纳兰闻言,脸上飘起了两朵红晕,扬手朝杨兰身上拍去。

杨兰赶紧往前面跑开,纳兰錚从后面追著杨兰。

但纳兰追了几步路,就不再追了,她放缓脚步,语气变得有些暗淡:

“要是我弟还在,应该也有张启民这么大了……”

前面的杨兰跑了几步,看纳兰錚没有追上来,就走了回来:

“怎么了,阿錚?是不是又在想你弟弟了?”

纳兰錚嘆了口气。

杨兰安慰道:“別多想了,或许哪一天,你弟会自己回到燕京,找到回家里,到时候给你们全家一个惊喜。”

“希望如此吧……”

“有希望总比没有好,当年你弟弟和你们失散的时候已经八岁了,应该还都记得你们……好了,阿錚,別多想了。”

纳兰錚在杨兰的劝说下,慢慢平静了下来。

杨兰说道:“阿錚,我刚下叫张启民老师,你猜他又多吃惊?”

“哦……我的这个弟弟呀,属於年少成名。”

“是啊,五十万字的长篇,真不简单……”

楼下,张启民已经开了车锁,从车棚里推出自行车,纳兰錚的自行车是一辆凤凰牌26寸轻便女式车。

张启民抬头,看到红砖楼上纳兰錚和杨兰的笑声,但突然之间笑声却消失了,张启民感到有些纳闷,但也没有细想,就骑上车往人文社大门口骑去。

燕京,是一座自行车之城。

据报导,1988年的燕京,自行车的拥有量高达六百三十万辆!

法国《十字架报》的记者樊雨热曾撰文写道:“在宽广的自行车道上,川流不息的自行车的叮铃声奏出一曲自行车的讚歌。自行车在这里是小皇后,一个没有竞爭对手的皇后……”

1988年1月2日的燕京,充满了节日里的暖意。

大街两旁,前夜的积雪在路旁堆成灰黑的冰碴,又被来往的车轮碾成湿滑的泥浆。

张启民骑著车,走在朝內大街上。

街道旁,机关大院的水泥门柱上贴著“欢庆元旦”的红纸標语;大街上,自行车铃声、喇叭声和人们的谈话声交织在一起。

不久,张启民拐向王府井大街,城市的脉搏仿佛突然加快了,人流和车流明显密集起来。越往南骑,商业的气息就越发浓厚。

快到王府井百货大楼和东风市场时,简直可以说是人声鼎沸了,人多车多,一切都在这片冬日下洋溢著节日的祥和气息。

身处其间,张启民不由得发出由衷的呼喊:

“你好!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