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大殮礼前(中)(2/2)
奴婢当时就在远处盯著,人声鼎沸,但奴婢看得真切,有鱼弘志府上常在內侍省走动的一个採办小宦官,就排在元实旁边不远,耳朵竖得跟兔子似的,听得真真儿的!”
马元贄脸上带著一种完成重大使命后的篤定和一丝邀功的期盼。
“好!元贄办事得力,甚合朕心。”李炎赞了一句,语气温和,带著嘉许。
李炎隨即话锋一转,仿佛閒聊般提起:
“前些日子,朕感念仇士良辛劳,又思及修身养性之道,便让仇士良荐举几位有道行的清净道士入宫,讲经论道,也好为社稷祈福。估摸著,不久就该到了吧?”
马元贄心领神会,眼中精光一闪,立刻躬身道:
“大家的意思,奴婢明白,这寻访有道之士,奴婢也一直留心著。
终南山、王屋山一带,確实有些真修性命的隱士,不慕虚名,不贪利禄,精於导引吐纳、调和阴阳、养生延年之术。
奴婢定当亲自去寻访,务必找到几个真正懂其中玄妙、有真本事的。
待仇公荐举的人到了,奴婢寻访的便一同入宫,供大家垂询甄选。”
马元贄刻意强调了真修性命、调和阴阳、养生延年,与仇士良可能推荐的炼丹方士划清界限。
他知道,新君要的,绝非是仇士良用来麻痹皇帝心智、损耗皇帝身体的仙丹工具。
“嗯。”李炎微微頷首,目光落在马元贄身上,带著一丝深意:
“不仅要寻访有道之士,更要寻访些心思縝密、口风严谨、能加带些可靠消息之人。
此事,也一併交予你去办,务必用心,谨慎为上。”
这是在暗示马元贄,借著寻访道士的名义,建立一条隱秘的信息传递渠道或安插可靠眼线。
马元贄何等机敏,立刻应道:
“喏!奴婢省得!定当寻访妥当可靠之人,不负大家重託。”
马元贄並未立刻告退,而是略作停顿,脸上忽然换上一副为主分忧的郑重神色,仿佛刚刚想起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他再次趋前半步,声音压得更低,带著一种推心置腹的意味:
“大家,还有一事,奴婢今日在外廷走动,听几位清贵朝臣私下议论,觉得事关重大,需得稟报陛下知晓。”
李炎目光微凝:“哦?何事?”
马元贄语气带著由衷的讚嘆(至少听起来如此):
“他们都在说,淮南节度使李德裕李公,实乃当世不二出的奇才!
其父李吉甫公,便是宪宗朝力主削藩、中兴大唐的名相!李公可谓家学渊源,文武兼资,谋略深远,实为柱石之臣!”他如数家珍般细数起来:
“早年李公任浙西观察使时,便大刀阔斧整顿吏治,清理积弊,安抚流民,不过数年,浙西便由疲敝之地转为富庶之区,百姓称颂!
后转任西川节度使,更是威名赫赫!修缮残破关防,汰弱练精士卒,秣马厉兵,军容整肃!
吐蕃畏其威名如虎,数年不敢叩边!更在任上,以雷霆手段,一举收復被吐蕃占据多年的维州重镇!
虽因唉,朝中某些人掣肘,未能竟全功,但其胆略、其功绩,天下皆知,军心民心无不敬服!
如今坐镇淮南,掌东南財赋膏腴之地,治军则壁垒森严,理財则府库充盈,淮南道在其治理下,富庶安定,商旅络绎,实为国之屏藩!
朝野皆言,此等大才,久镇外藩,实乃朝廷之憾!”
马元贄顿了顿,观察了一下李炎看似平静无波的神色,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只剩气音,却清晰地吐出最关键的信息:
“至於这朝堂上的党派纷爭…奴婢也打听得明白。
这位李公,正是那李党之魁首!
与牛僧孺、李宗閔、杨嗣復、李珏等牛党中人,政见截然相左,积怨甚深,势同水火,绝无调和可能!
牛党一系,多主姑息藩镇,以安定为名行绥靖之实,又特重科举进士,排斥门荫。
而李公一党,则力主强硬削藩,巩固中央,且兼重门荫与才学。
两党在朝堂爭斗,已非一日,彼此倾轧,几成死局!”
李德裕!李党魁首!牛党死敌!
李炎心中如同被一道撕裂混沌夜空的强光劈中,剧震不已!
无数散乱的线索、模糊的构想,在这一刻被这关键的信息骤然串联、点燃!
李炎面上却依旧只是微微頷首,眼神若有所思,仿佛在认真消化这些信息,淡淡道:
“朕知道了。此事,朕会思量。寻访道士之事,关係朕躬,你须抓紧去办。”
李炎挥了挥手,示意马元贄可以退下了。
然而,马元贄並未立刻告退,他极其敏锐地捕捉到,在他清晰点明李党魁首四字时,年轻皇帝那深潭般的眸底,曾有过一剎那极其锐利的光芒,如同寒夜中乍现的星火,隨即又迅速沉入更深的思虑漩涡之中。
而且——陛下又开始了那標誌性的踱步!这一次,步幅更快,步点更沉,如同战鼓在心头擂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