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温室大棚成效(2/2)

“你捨得?”旁边的村长打趣。

“捨得!”刘老头磕了磕烟锅,梗著脖子,“能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领导,吃我一头猪算啥?我家闺女要是能嫁给秦厂长,我都乐意!”

“你可拉倒吧!”

赵镇长在旁边笑骂著捶了他一下,“人家秦厂长是干大事的,你家闺女才多大?”

“那可不一定!”刘老头不服气,“我家妮子俊著呢,万一秦厂长看对眼了呢?”

“少贫嘴!”

赵镇长推著他,“赶紧去吩咐人,把猪处理了!再喊几个老娘们做饭,年轻的接著收菜,两不耽误!”

“哎!”刘老头应著,转身就往村里跑,边跑边喊。

“二婶子、三嫂子,都到我家院坝集合,给领导们做饭咯!”

不一会儿,村里就升起了裊裊炊烟,杀猪的吆喝声、妇女们的说笑声、棚里的收割声混在一起,热闹得像过年。

秦歌站在棚边,看著这热火朝天的光景。

听著老乡们念叨“秦厂长是咱的福星”,心里暖烘烘的。

他知道,老百姓的认可是最实在的——你为他们办实事,他们就把你当自家人,掏心窝子地待你。

钱部长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看,这就是咱要的成果。”

秦歌转过身,看向钱部长:“钱叔,来拉菜的车子都备好了?”

钱部长笑著摇头:“你啊,真是个閒不住的操心命。这种事能不安排妥当?”

“不然我们急匆匆赶来干啥?放心,下午车子一准到,这批菜先解了四九城各大工厂蔬菜问题。”

他顿了顿,语气沉了些,“不过话说回来,蔬菜能缓解一时,粮食短缺这把刀,还悬在头顶呢。”

秦歌点头应著:“温室大棚这才刚见成效,以后老百姓不用单靠一年两季盼收成了。”

“冬季种粮食其实更稳,温度、湿度都能自己把控,虽说造价高点,但效益不会差。”

“我也算过帐。”

农业部的周明杰接话,“大棚產量肯定比露天强。刚才我让老乡称了几种菜,正等著看结果呢。”

秦歌道:“青菜这类短期作物,比露天高不了太多,受生长周期限制。

但像黄瓜、豆角、西红柿这些连续开结果的,產量能翻几番——只要温湿度跟上,它们能一直开结果。”

话音刚落,一位专家走了过来,手里拿著记录本:“秦厂长说得没错。就拿西红柿来说,露天亩產大概两千多斤,大棚里控好温湿度、肥料跟上,亩產八千到一万斤,问题不大。”

“这么高?”周明杰惊得张大了嘴,眼睛里满是不敢置信。

专家肯定地点头:“这还是保守估计。”

正说著,钱部长忽然拍了下手:“对了,还有个好消息——

我儿子那边试验的第一批高產红薯嫁接苗成了,说能送过来给大棚做试验,他们试种的那一亩,估摸著能收八千斤!”

“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周明杰激动得直拍手,转头就喊,“快把老钱……不,钱部长快把你儿子叫来,咱得好好问问这红薯苗的事!”

旁边的村长们也凑了过来,听见“亩產八千斤”,个个眼睛发亮。

“要是红薯也能长这么多,咱就再也不愁粮食了!”一个老村长搓著手,声音都带著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