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露宿街头的周晓雯(求追读)(1/2)

陈逐刚打算离开干部宿舍楼,没想岗亭的王大爷,早就在等他,硬塞给了他一条包好的南风肉。

“我老家的特產,不错的,可以尝一尝。”

陈逐也没跟他客气。

“回去后啊,先泡水半小时,放在饭里面蒸,非常香的,跟笋一起煲汤味道也是非常好。”

“谢了啊,王大爷。”

“有空常来啊。”

......

这年头虽然改开了,可身份证政策还没落实下来,出行住宿这一块还是很不方便。

要想在外面住正规招待所,就得出具介绍信才行,像他们村子,介绍信得由村大队开。

介绍信上还得写上具体的事情和时间,比如某某人到某某地做什么事情,什么时候回来,最后还得盖章签字。

可除了介绍信外,有些证件也是相当好使的,就比如陈逐手中的学生证。

有这个证明,哪怕没有介绍信,他同样也是可以住入正规招待所的。

可这个年代招待所的住宿条件,还真是有些一言难尽,多是一些大通铺和多人间。

单人房就別想了,那是大领导级別的待遇,连双床房都少之又少。

眼见路灯刚刚亮起,陈逐没打算这么早,就去跟人挤同一间屋子,聆听一整宿的呼嚕声。

而是来到附近的江滨散步,顺便消消食,毕竟今晚那么一大桌的饭菜几乎都被他消灭的。

从原主的记忆里,陈逐得知榕城市中心有一条乌江,两岸风景都不错。

尤其是夏季的乌江北岸,到了夜晚后,就会变得异常热闹,到处都是纳凉的市民。

陈逐来到江滨后,远远就能看到一条停靠在岸边的双层大铁皮船,可它居然不是用来运货的。

相反从铁皮船里射出五顏六色的灯光,並传来阵阵歌声,隔著老远都能听到“恰恰恰”的声音。

这年代去歌舞厅,可以说是一件非常潮的事情,当年大多数保守的父母都是不允许的。

而榕城的第一码头也在这里,这里连接著淡水和海路,每到夏季,就有很多渔船逆流而上,到这里来兜售各种海鲜。

哪怕已经夜晚八点,码头依旧非常热闹,一筐筐的带鱼、巴浪鱼堆满了码头,四周全是拎著篮子来买海鲜的市民。

可陈逐却在码头这里,看到非常割裂的一幕,无数条乌篷船旁边,竟停著一艘崭新的进口钓鱼艇。

真不知道是哪个华侨家的傻孩子弄来的,还真是有够张扬的。

且陈逐在逛江滨时,也意外发现一家刚开业没多久的日料店,装修那叫一个豪华。

“唉。”

在这个大家都缺油少米,穿不好,吃不饱的年代,除了他种穿越过来的,还有谁愿意大价钱去吃这玩意啊!

陈逐还真很想吃日料里的各种炸物,可他並没有动用阿娘给他的那笔钱,兜里面全部加起来也就八块钱。

这还是他上次获得奖学金后,剩下的。

......

夜晚。

江风微微轻拂,將夏日的炎热吹散,隨著月色渐黑,那些纳凉的市民纷纷撤了。

留下的大多都是成双入队的年轻人,有些在防洪堤的角落,有些在树丛里。

不想打搅大家雅兴的陈逐,打算直接入住附近的招待所,可就当他往前走了一段路时,却看到正前方的一条长椅上,坐著一道熟悉的身影。

???

一天遇到她两次,不知这是老天对他的眷顾,还是惩罚。

这次陈逐不再矫情了,主动凑了上去,打招呼道:“这么巧,你也来江边吹风。”

可让陈逐没想到的是,周晓雯眼眶红红的,看起来像刚哭过的样子。

“出什么事情了?”

这年头治安並不是特別好,看她这模样,该不会是被抢劫了吧。

周晓雯咬著嘴唇,沉默了会,最终说道:“我今天给我妈打国际长途电话,忘记算好通话时长,结果把带来的钱全光了,没钱坐车回知青农场。”

“啊!”

陈逐眨了眨眼,嘴角使劲憋著笑,没想到,这周医生竟然也有憨憨的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