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万事俱备,开干(求追读)(1/2)
自打改开后。
创匯几乎成了所有地方政府的工作核心,而在他们这个圈子里,只能能赚到外匯,那就是牛逼!
可在榕城,他们泰和县年年都垫底,隔壁那个靠海的县,这两年靠海带和鰻鱼养殖,赚得那叫一个锅满盆满。
年年到市里面开会,他们县都要被拿出来当反面教材。
可地理位置摆在那,县到处都是山,適合开货车的路都没有几条。
且他们县最多的资源就是木材,可现在又不允许大量砍伐。
而在外匯这一块,前几年,县里面还是很有信心的,大力发展过香菇种植。
现在为国家赚最多外匯的,第一的是卖给中东那边的飞弹,而排第二的就是香菇干了。
可也是因为香菇可以创匯,导致种植香菇的段木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贵。
加上种植时间长,大多数香菇要两年才能出菇,中间的变数太大,外加管理不善。
很多菇农扣除掉成本后,压根就没有挣到钱,甚至有不少人赔钱了。
结果大力发展了几年,香菇乾的產量反而越来越少,整个县的香菇干年產量还不到两吨。
如果小陈同志背后的张教授,真能研究出,不用木材就能种植香菇的技术来,且能优先放在泰和县进行推广的话。
那他们县还真就有可能翻盘,到时候,靠香菇干出口赚外匯,说不定,还真有翻盘的可能。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等会议结束后。
县领导亲自找农业局负责人谈话。
“吴局,我准备把这个项目列为咱们县的重要发展项目,像小陈这种高端人才,你们局要多上心,儘可能给与帮助和支持。”
“明白的,领导。”
......
陈逐承包“大猫坑”这件事,会议上基本已经敲定了,可承包並不是简单签个字那么简单。
由於是林地,在承包前,必须要先清点林地里的树木,尤其是那些有经济价值的。
而承包方式也有好几种,最常见的是统包,就是將林地的值钱的木材统计完后,打包卖给承包方。
可这一般都是实力比较雄厚的承包商才会选择的方式,毕竟大猫坑里的值钱的树木,少说也有上千棵,且还有十来棵价值不菲的百年楠木。
没个几万块资本,估计没法採用统包的方式,但还有另一种比较灵活的方式,那就是“隨取隨用”。
地还是他的,可树木是农业局的,用多少树木就给农业局缴纳多少钱。
对陈逐来说,第二种承包方式肯定是最好的,他只是个种香菇的,又不是木材商。
要那些值钱的树木做啥,相反他要的反而是那些便宜的树木,比如粟树、柞树、槲树、樺树等。
......
吴平升的办公室里。
张树云面前摆著一杯茶,而泡茶的吴平升,问道:“老张,这些年,你把工钱用哪里去了?”
“当然都掉了。”
吴平升嘆气了声:“知青的补贴早就已经没有了,可我怎么听说,农场里的那些知青,还是有不少人领到补贴。”
见事情被戳破,张树云变得沉默不语起来,他这些年一直都在逃避,可最终还是得接受知青农场马上就要消失的事实。
“吴局......能不能再给一些时间,让我把这群孩子安顿好。”
吴平升很是无奈。
“你呀,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人会做,事也会做,可就是没有长远眼光,还是你把人带来的,居然还搞不懂情况。”
张树云听著一脸懵。
“我......”
见他还没反应过来,吴平升气得都想踹他了:“小陈同志那个菌菇试验基地真搞起来的话,规模肯定不会小,你们农场跟大猫坑那么近,这下不用我说,应该懂了吧。”
张树云恍然大悟,可下一秒,却皱眉说道:“吴局,你觉得这个菌菇试验基地真能搞起来吗?”
吴平升特么无语了。
人他妈是你带来的,你还不信任对方,现在他也懒得管老张年纪比他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