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祖孙閒话,齐泰再献计(2/2)

“孙儿已经派老將耿炳文和郭英前去迎敌了。”朱允炆並没有隱瞒真相。

“这么说,你和你四叔要开战了?你有把握打得过你四叔吗?”

朱允炆用袍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祖母,孙儿也不想和四叔开兵见仗,但是,既然他已经率领军队打过来了,孙儿就是想躲,也躲不掉呀。”

“你们俩能不能不要打?你和你四叔开战,你知道祖母是什么心情吗?”马皇后说到这里心情十分沉痛。

“孙儿也知道你老人家不希望我和四叔之间打起来,但是,事已至此,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而且,耿炳文和郭英他们已经率军出发了。”

马秀英冷笑了一声:“是不是祖母说的话你都不放在心上?”

朱允炆已经感觉到马皇后有点儿生气了。

他赶紧解释说:“祖母,不是孙儿不听你的话,而是,这件事无法更改。

朱棣和朱高炽父子的所作所为,说明他们已有造反的嫌疑,按照《皇明祖训》上的规定,不管是谁要造反,朝廷都是无法容忍的。”

“你说的也有道理。”此时,马皇后拿出老朱写的那份旨意递给了朱允炆。

朱允炆接在手中看了之后,大惊失色。

因为他认得老朱的笔跡,而且,那上面盖著大印呢。

那信上大致的意思是说,允炆吶,你不可以和你四叔开战,你是打不过他的,你得想办法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你们之间的矛盾。切忌!

朱允炆的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

他惊恐地问道:“祖母,难道说皇爷爷没有驾崩?”

他心里担心的是,如果说皇爷爷活过来了,那自己岂不是要退位?

马皇后见朱允炆神色慌张,温和地问道:“你看清楚上面写的是什么了吗?”

“孙儿看清楚了。”

“那你打算如何处置这件事儿呢?”

“皇爷爷的旨意,孙儿肯定会遵从的。”

马皇后双手放于于腹前在厅堂內来回走动,他眼看著外面,缓缓说道:“自古以来,兄弟不和,外人欺呀。

你和朱棣的关係就好比当年项羽和项梁之间的关係,项梁是楚国大將项燕的儿子。

项羽的父亲死了之后,项羽一直就跟著项梁,项梁把他当做自己的亲儿子一样看待,悉心地培养他。

项梁拥立熊心为楚怀王,他有意在军中培养项羽的威望和势力。

后来,项梁由於太过骄傲了,在定陶和章邯一战被杀死了。

从那以后,8000子弟兵就归项羽统领了。

项羽不负眾望,成了楚怀王手下的第一猛將。

楚怀王让宋义和项羽一起去一起北上救赵。

由於天降大雨,宋义畏惧秦军的威势,却裹足不前。

项羽一怒之下,杀了宋义,自立为上將军。

他破釜沉舟一战,在诸侯王中树立了威信。

项羽经过数年的奋战,终於成了西楚霸王。

你想一想,如果当初项羽没有项梁的支持,他能成为西楚霸王吗?

这可以算得上是叔侄和睦相处的典范了。

你和朱棣也是叔侄关係,你是不是要向项羽学习呢?”

听了马皇后所说的话,朱允炆的心中也是百感交集,他心想就算我把朱棣当做叔叔看待,可是,朱棣未必会把我当侄儿看待呀。

祖母希望自己和朱棣的关係能处成项羽和项梁那样的关係,这辈子恐怕是不太可能了?

朱允炆对於老朱是无比的尊敬和惧怕,毕竟他这个皇位是老朱给的,

如果说老朱活过来了,想要把它废掉,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儿。

朱允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回到书房的,他伸手一摸,衣衫尽失。

他觉得这件事情太过诡异了,因为可以肯定,那道旨意绝对是老朱写的。

可是,明明皇爷爷已经驾崩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说皇爷爷重新活过来了,那这大明的江山好像和自己也就没啥关係了。

他赶紧命人把齐泰找过来,商量对策。

时间不长,齐泰匆匆忙忙地赶来了。

齐泰见完了礼,问道:“陛下,发生了什么事,这么急著叫我?”

朱允炆瘫坐在轮椅上,把老朱的那份旨意递给了他。

齐泰打开观看,也是大吃了一惊:“陛下,这是先帝的笔记呀!”

“是啊!”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先帝已经驾崩了呀,文武百官都知道这件事儿。”齐泰也是一脸的茫然。

朱允炆嘆息了一声:“朕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啊,这段时间发生了太多诡异的事情。

先是祖母活过来了,紧接著是常遇春,然后,是常氏,现在看来,皇爷爷也活过来了。

你说朕这皇位坐著还有啥意思?

不如我把这皇位交出去吧。”

齐泰手捻须髯,沉吟了片刻:“陛下,不必过於忧虑,就算先帝活了过来,他也不会夺你的皇位的。

他多大岁数了?

早晚还是要把皇位交给你的,既然已经交到了你的手上,他又怎么可能轻易地收回去呢?

你不必考虑那么多。”

朱允炆听他这么一说,心里宽慰了许多。

朱允炆端正了坐姿,问道:“你的意思是说,皇爷爷不会和我抢皇位?”

“陛下,你就放心好了,他不会这么做的。

他非但不会夺你的皇位,而且,还会维护你的权威。”

朱允炆沉吟了片刻,道:“皇爷爷和祖母自然不希望我和朱棣打起来,他们的心情,朕完全理解。

但是,朕已经把耿炳文和郭英派出去了,难道可以朝令夕改吗?”

齐泰摇了摇头:“虽然陛下已经把他们派出去了,但是,给他们的旨意是,根据情况採取相应的措策,並没有说,到那儿就和朱高炽他们开战呀。

依微臣看,

既然朱允熥已经回来了,不如就让朱允熥去处理这件事吧。”

朱允炆一听,眼前为之一亮:“你的意思是说,让朱允熥到黄河延津渡口去。”

“是啊。”

“可是他们在苏州那边抗击海盗,如何能抽得开身?”朱允文觉得有点为难。

“那边不是有常遇春在吗?

如果朱允熥能够顺利地处理好这件事的话,再让他到苏州去,也不为迟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