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北平被围,小別重逢(1/2)

梅殷把兵符交出去之后,离开了奉天殿。

耿炳文看了,不住地摇头嘆息,心想陛下又失去了一位股肱之臣,梅殷可是先帝的託孤之臣吶,忠心耿耿,而且军事才能十分突出。

否则,先帝也不会把40万的军队交给他统领的。

此时,朱允炆把目光投向了郭英,问道:“老將军,李景隆请求朝廷增兵,乘胜追击,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咳,咳,”郭英咳嗽了两声,“陛下圣明,在末將看来,李景隆所言甚是啊,上一次,我们在真定就犯下了这个错误,我后悔不已,如果,当时乘胜追击的话,可能,此时朱棣已经成了咱们的阶下囚,

北平已经被咱们占领了。

此次,李景隆有了这样的机会,请陛下不用怀疑,末將建议把40万的军队都交给他。

李景隆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这一点,请陛下放心好了。”

耿炳文没想到郭英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睁大了眼睛看著他,心想你吃错药了?

这么大的事儿能这么草率吗?那40万的军队可是朝廷的命根子,万一有什么闪失怎么办?

李景隆不过是小胜一局罢了,说不定是朱棣使的骄兵之计,也有可能是诱敌深入之计,人家朱棣实力尚存。

再说了,朱棣有姚广孝替他出谋划策,诡计多端,你怎么能出这个餿主意呢?

但是,郭英话已出口,无法收回。

朱允炆点了点头:“好!这事儿就按郭老將军说的办。

齐爱卿,你是兵部尚书,你亲自统兵前去,如何?”

齐泰听了,就是一咧嘴,心想我是兵部尚书不错,但是,我只是一个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上得了战场?那不是开玩笑吗?

“陛下,微臣替陛下出出主意还行,让微臣统兵,非微臣之所长啊,还请陛下另派他人前去吧。”

朱允炆看了看,心想你在关键时刻也掉链子,这朝中也没什么將领可用了,盛庸、铁鉉驻守济南,

徐辉祖、李景隆在真定,

朱允熥、常遇春驻扎在苏州,还有谁可用呢?

“要不朕御驾亲征吧。”最后,朱允炆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文武百官一听都慌了:“万万不可!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动啊?

万一有什么闪失,那还得了?”

“自古以来,御驾亲征的帝王不是有很多吗?

当年,九江王黥布造反,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终於,把黥布给灭了。

三国时期,曹操的江山几乎都是他自己打下来的,他也经常御驾亲征。

还有刘备,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御驾亲征伐东吴,

到了大隋朝,隋煬帝御驾亲征平定南陈,

然后,又平定了西域,为什么朕就不能效仿他们呢?”朱允炆故意说道。

此时,黄子澄摇头晃脑,缓缓道:“陛下,你刚刚说的这几个人是御驾亲征的不假,但是,结局都不太好呀。

黥布造反之时,刘邦的身体已经不太好了,他本打算让刘盈去出征的,

但是,吕后死死地拦著,刘邦没办法,只好御驾亲征。

他是打贏了那一仗,却被流矢射中,不久刘邦便死了;

赤壁之战,曹操率领83万大军討伐东吴,却被周瑜的一把大火烧得灰飞烟灭,

他急急如丧家之犬,忙忙似漏网之鱼,经过华容道时,还是关羽念及旧情,把他给放了,

否则,他命就没了;

刘备御驾亲征替关羽报仇,当时,赵云苦劝刘备,说伐魏公也,伐吴私也,当以国家社稷为重啊。

但是,刘备听不进去,非要討伐东吴不可。

他认为东吴是软柿子好捏,其实,他想错了。

东吴並不是软柿子,也不好捏,结果夷陵一战,陆逊的一把火,70万蜀军几乎损失殆尽。

刘备到了白帝城,不久,也死了。

再说隋煬帝,他御驾亲征南陈,並非他的功劳,

那是高熲的成绩,

他率军攻打西域,经过大斗拔谷之时,天降大雪,军队冻死了十之七八,就连他的姐姐杨丽华也死在了途中,

隋煬帝好大喜功,不久,又御驾亲征高句丽,劳民伤財,使得国家民不聊生,

如果他不去攻打高句丽的话,隋朝恐怕也不会二世而亡。

所以,陛下不要学他们,而是,要向孙权和李世民学习。”

朱允炆听了十分扫兴,眉头紧皱,问道:“此话怎讲?”

黄子澄也是有意在文武百官的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学问,接著说:“孙权几乎不怎么上战场,但是,他善於识人,用人。

他先是任命周瑜为大都督,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打贏了曹操,

接著又先后任命了鲁肃、吕蒙和陆逊为大都督,他们这些人一个比一个贤明,在关键的时刻统兵作战,並且取得了胜利。

李世民文武双全,上马可以打天下,下马可以治天下。

他提拔李靖、李勣、程咬金和秦琼等人为將,自己就很少出战了。

李靖乃一代战神,几乎打下了大唐的半壁江山。

李世民就曾经批评过曹操,每遇到战事,只能自己亲自统兵,手下没有独当一面的大將。”

其实,朱允炆也不过是说说罢了,他怎么可能真的御驾亲征呢?

既然眾人求情,他也就顺坡下驴了:“好吧,既然大家都不赞成朕御驾亲征,那么,朕就坐镇京师。

郭英,还是你辛苦一趟吧,率领40万大军去支援李景隆。”

“咳,咳,”郭英咳嗽了两声,“陛下,你看末將都是要死的人了,每天离不开药罐子,能上阵杀敌吗?”

“老將军,朕知道你身体欠佳,可是,你看看满朝文武,我不请你去,请谁去呢?

等你回来之后,朕让太医去帮你看看。”

郭英一想,我见好就收吧,不要不识抬举,若是把皇上给惹恼了,

他下一道旨意把自己全家满门给抄斩了,那可就不划算了。

他已经看出朱允炆表面上仁慈,內心也狠著呢。

“那好吧,我此次出征,如果不幸病死在途中,请陛下照顾好我的家人。”郭英说到这里哭了起来。

朱允炆一听,心想还未出征呢,你就在这儿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朱允炆摆了摆手:“你不用担心,你放心大胆地去好了,家里的事儿,朕自然会替你料理好的。”

“谢陛下隆恩。”郭英趴在地上磕头。

第二天。

朱允炆专门为他准备了一辆豪华的大马车。

郭英佝僂著腰,上了那辆马车,率领4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郭英的军队到达郑村坝后,和李景隆的军队加在一起,就有50来万了,全部归李景隆统领。

李景隆心里那个乐啊,就不用提了,

他心想,我终於可以一战成名了,朱棣,你等著我呢!

这一次,他改变了態度,对郭英十分客气,亲自把郭英搀下了车:“老將军,你能亲自前来,一路顛簸,辛苦了啊。”

郭英见他趾高气扬的样子,就是一阵噁心,心想你小子满脑子高粱,一肚子大粪,我还不知道你吗?

在我老人家的面前装模作样,我当初上战场打仗之时,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但是,碍於情面,他不能这么说。

“李大帅,年轻有为,英明神武啊,真是朝廷之栋樑,朝廷能有你这样的忠臣,真是朝廷之幸啊。”

李景隆听了郭英的溢美之词,面露得意之色:“郭老將军,你觉得我这一仗和你们那一仗相比起来,哪个打得更漂亮呀?”

郭英一听,心想你特么在老子面前嘚瑟什么呢?

我若不看在你死去的便宜老爹的面上,我一拐杖拍死你。

郭英微微一笑:“那自然是你李大帅仗打得漂亮了,我与老耿怎么敢和你相提並论呢?”

李景隆哈哈大笑:“这一次,你就瞧好吧,

我一仗就把朱棣给揍趴下!”

“將军勇气可嘉,我拭目以待。”

於是,李景隆集中了全部的兵力,猛扑郑村坝。

可是出乎意外的是,郑村坝並不是那么容易打的。

原来朱棣他们事先已经在此加固了城防,布好了阵势。

虽然李景隆的兵力占据著优势,急切之间却难以拿下,一直打了1天1夜,双方死伤了不少人,也没把郑村坝给拿下来。

李景隆只觉得脸上一阵发烧,大话扔出去了却没兑现。

直把李景隆急得满嘴是泡。

他心想如果40多万人马,都拿不下郑村坝的话,那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皇上岂不是要拿自己问罪吗?

这可怎么办呢?

此时,有哨探来向他稟报:“將军,我们发现,这一次朱棣是倾巢而出,北平城中只有一万人马。

朱高炽和姚广孝留守北平。”

“是吗?”李景隆一听,眼里亮著光,心想这真是天赐良机呀。

北平只有1万人马,如果他率领近50万大军猛扑过去的话,一夜之间,便可把北平拿下了。

如果朱棣失去了大本营,他就是丧家之犬,用不了多久,他的粮草就会断绝,到那时,我再收拾他,就易如反掌了。

李景隆想到此处,对郭英说:“郭老將军,我打算留下1万人马给你,你在这里牵制住朱棣的主力,然后,我率领47万大军绕过去,猛扑北平你以为如何?”

郭英听了,心想虽然北平兵马不多,但是,城池坚固,也不是那么好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