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神射解围,老將出马(2/2)
你何必要替朱允炆去卖命呢?
此乃天赐良机!
我想你有外祖父、常升和常生兄弟,他们帮助你,將来必定会有一番作为。
我再让我爹散尽家財,暗中募兵,训练军士,將来再给你凑个一两万人马,应该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等你攒足了力量,占据东边广袤的土地,等天下有变,你可以先夺取京师,做皇帝,將来再把朱棣给灭了,这大明的江山就是你的了。”
朱允熥瞪大了眼睛看著赵灵儿。
他真是难以想像赵灵儿竟然有此等的谋略。
这让朱允熥想起了两件事。
当初,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將军,让他去攻打天下。
韩信背水一战,灭了赵,扑灭了燕国,后来又攻占了齐地,拥兵30万。
当时,他手下的谋士蒯彻就曾经劝他自立门户,不要再跟著刘邦干了。
蒯彻指出,如果你再跟著刘邦干下去的话,將来不会有好结果的。
韩信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是军事上的天才,却说在我危难之时,汉王给了我衣服穿,给我食物吃,把我从一名小兵提拔为大將军,我怎么能做出对不起他的事呢?
韩信觉得自己没有犯下什么过错,刘邦应该不会拿他开刀的,所以,他拒绝了蒯彻的建议,没有自立门户,而是一心一意地跟著刘邦。
蒯彻苦口婆心地对他说,你和刘邦的关係比不了文种和越王勾践之间的关係,
如果越王勾践没有文种替他出谋划策的话,越国也不可能復兴,越王勾践也杀不了吴王夫差,报不了仇,
可是,即使如此,等到勾践称霸以后,却刺死了文种,
白起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白起的外號是“人屠”,仅长平一战,他就坑杀了赵军45万人马,他在整个战国时期,杀死了100万左右后敌人,使得秦国逐渐强大了起来。
可是,后来,只因为一点很小的过错,秦昭襄王一怒之下,刺了他一柄剑,逼他自杀,这些都是前车之鑑吶。
蒯彻又对韩信说,你的功劳太大了,刘邦已经没法再封赏你了,只能把你杀了。
韩信终究没听蒯彻的话,继续跟著刘邦干,最后,却死在了未央宫。
结果表明,蒯彻的建议是完全正確的。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未出山之前,躬耕於南阳,刘备三顾茅庐,两个人在草堂之中有一番谈话。
诸葛亮为刘备规划了他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的实施步骤,大致的意思是取荆州为立足之本,然后,西进入蜀,占据益州,汉中一带,待天下有变,可以从荆州和宛洛两路出兵,爭夺天下。
赵灵儿的这一番话,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呀。
谁知朱允熥却摇了摇头:“灵儿,你说错了。”
我刚刚已经说了:“我並非为自己而战,我为天下的百姓而战啊,
现在朱棣和朱允炆已经打了起来,百姓已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如果我们再自立门户,另立山头的话,到时候,三方杀来杀去,那天下的百姓岂不是更加遭殃吗?”
赵灵儿却不以为然:“你不自立门户,就代表没有別人自立门户了吗?
比如说,朱柏占据荆州,麾下水师数万。
如果他想自立门户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还有秦王、晋王等等,他们的实力都很强悍呀。”
最终,朱允熥仍然不同意自立门户。
他对赵灵儿说:“此去郑村坝,风险挺大,你就別跟著去了。
你和常森一起返回苏州去吧。
我和常升赶赴郑村坝。”
“不,我要和你一起去。”赵灵儿撅起嘴巴说道。
“不行,你去了,我不放心。一旦打起来,根本就照顾不上你呀。”朱允熥神情忧虑。
“我不要你照顾,说不定,我去了,还能帮上你们的忙呢。
我还懂点医术,可以帮你们救治伤员。”
朱允熥拿她没办法,只好把她带上。
郑村坝。
朱棣军营。
朱棣领著20万大军和郭英对峙了10多天,
后来,朱棣感觉到对方好像有点儿不大对劲。
虽然对方的旌旗遍野,却没看见他们到底有多少人马。
只是听说李景隆带来了將近50万的兵力。
朱棣召集手下眾將议事。
朱高旭有点不耐烦了:“父王,请给我3万骑兵,我衝杀过去,活捉李景隆和郭英。”
朱能一听,赶紧阻止:“二公子,不可!李景隆已经得到了朝廷的支援,朱允炆把梅殷的40万大军全部给了他,
加上他之前的10万军队,他就是没有50万,也差不了多少。
你3万人马怎么能是人家將近50万的军队的对手呢?”
朱高煦瞪大了眼睛问道:“五十万人马在哪儿呢?谁看见了?
你们不要被对方嚇破了胆,说不定他们只是虚张声势罢了。”
“不是,那一次我们和李景隆交战,我的確看到李景隆率领將近50万的兵马赶到了郑村坝。
而且,我们並没有占到便宜。
他们的兵力的確比我们多上很多,这並非虚张声势。”
两个人爭执不下。
朱棣听了,有些心烦,他挥了挥手:“好了,你们別再爭了。”
此时,有一名哨探从外面走了进来,报告说:“大王,我们打探到最新的消息,对方只有1万兵力,主將为老將郭英。”
“李景隆呢?”
“他已率领大军去围攻北平了。”
“什么?”朱棣一听,脑袋瓜子嗡嗡直响,心想留守北平的军队,只有1万来人,李景隆后军队接近50万,北平如何能守得住啊?
朱棣脸色苍白,跌坐在椅子上,半天没缓过神来。
朱高煦就说:“怎么样?我说他们是虚张声势吧,你们还不相信?
非说他们军中有多少人马不可,其实,就是一座空营,一万来人还架得住我打?”
朱能赶紧劝说:“大王,你身体要紧呀,
虽然李景隆的兵多,
但是,咱们北平城防坚固,护城河又宽又深,世子勇气可嘉,姚广孝足智多谋,大王不必太过担心,
我料想摆平不会有事儿的。”
此时,又有一名军士从外面慌慌张张地跑著进来。
原来是朱高炽派来的。
只见那名军士浑身是伤,鲜血浸红了衣袍。
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递给了朱棣。
那人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大王赶紧发兵救援北平吧,北平快撑不住了。”
朱棣颤抖著手把那封信打开了,信上写得很简单,大致的意思是说,李景隆率军接近五十万围攻北平,形势十分危急,请父王赶快回兵救援。
朱棣把那封信看了三遍,问道:“北平现在还在咱们的手上吗?”
“目前还在,尚未丟掉城池,但是,隨时都有可能被攻陷。”
听他这么一说,朱棣的心宽慰了一些:“好,世子真是好样的。”
朱高煦听朱棣又在当面表扬朱高炽,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再次请缨:“父王,只要你给我3万骑兵,我杀过去,定將他郭英生擒活拿。”
朱棣点了点头:“好!我让张玉陪著你,给你三万骑兵,你去攻打郭英,务必將他擒住。
我率领主力部队回去支援北平。”
“请父王放心,我一定把郭英那个老匹夫给抓住了。我们被他可虎得不轻啊。”
於是,朱棣当即分兵派將,留下了朱高煦,张玉和3万骑兵。
朱高煦心想自己终於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郭英那个老棺材瓤子,死多活少的,他能有什么能力?
张玉在旁边劝说:“二公子,我承认你很勇猛,但是,郭英是朝廷的老將,诡计多端,你还是要防著他一点儿。”
“拉倒吧,如果依我,早都把他给拿下了。
你们一直瞻前顾后,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的,別说郭英只有一万人马,他就算有10万军队,我又怕他何来?”
张玉也很赞成朱高煦的勇猛,他知道朱高照就是一头猛虎啊,打起仗来,勇不可当。
张玉就问:“二公子,那我们当如何进兵?”
朱高煦想了想,道:“今天夜里三更,咱们人衔枚,马褒蹄突然杀出,攻打郭英的营寨。”
张玉点头:“好,就这么办!”
夜里三更。
朱高煦集合了3万骑兵,留下2000人守营,剩下的28000人全部带走,直奔郭英的营寨而去。
本来郭英的官职已经被拿掉了,在京师赋閒。
可是,駙马梅殷的脾气很大,一言不合,便把兵符交给了朱允炆。
朱允炆趁机收缴了他的兵符。
朱允炆同意增兵,因为朝中没有良將,於是,让郭英率领四十万的军队来到了李景隆的军中。
但是,到了军营之后,想要立即返回京师,却走不了。
李景隆身为大將军,命他在这里盯著朱棣。
李景隆自己则率领40多万的人马赶赴北平。
这段时间,郭英病情逐渐加重,咳嗽不止,到最后,都咳出血来了。
手下有军士劝说:“老將军,你赶紧返回京师去吧,陛下不是说了吗?
等你回去之后,他会安排太医替你治病的?”
郭英摇了摇头:“不行啊,李景隆临行之时,交代得清楚,让我们在这里盯著,牵制朱棣的兵力,好让他去围攻北平。
倘若我们撤了,朱棣的军队必定会回防,到那时,就麻烦了。
所以,咱们就得像一个楔子似的,钉在这里。”
“郭老將军,可是,你的身体恐怕撑不住啊。”
“不碍事的,一时半会儿死不了。”
郭英说著又咳出一口血来。
手下的军士嚇坏了,赶紧去把军中的医官找来。
医官看完了之后,对郭英说:“你这个病是老毛病了,最主要的原因是你常年征战沙场,得不到休息,累的。
你要抓紧时间治疗呀,军中缺少医药,你在这里越拖越严重!”
郭英摆了摆手:“如果该著我死,想躲也躲不了。我现在不能回去。”
“那我就给你开点药吧。”
医官给郭英开了点药,走了。
此时,有一名哨探从外面走了进来,向郭英稟报说:“我们打探到,李景隆率兵攻打北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把北平拿下来。”
“什么?不是说北平域中只有一万人马吗?”郭英感到十分震惊啊。
“是的,北平的確只有1万兵力。”
“李景隆带去了47万人马吶,47万大军居然打不下北平,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呀。”郭英心中暗骂李景隆,你个龟孙子,你整天在我们的面前夸夸其谈,说你如何了得,怎样厉害,没想到你他娘的是个窝囊废呀。
郭英说到了激动处,又咳嗽了起来。
“那我们怎么办呀?如果朱棣知道我们军中只有1万兵力,派兵前来攻打咱们的话,咱们如何能抵挡得了呀?”
“即便如此,咱们也只有死战到底!”
此时,从营门外跑进来一名军士浑身是伤,慌慌张张地跪伏在地上:“郭老將军,大事不好了。”
郭英一看,就是一皱眉,问道:“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如此慌张?”
“朱高煦率领三万骑兵偷营劫寨来了。”
“什么?你看清楚了吗?”郭英的双肩为之一颤。
“是的,我看得非常清楚,的確是朱高煦和大將张玉率兵来了。”
郭英不由得十分恼火,问道:“那么,你们为什么到现在才来稟报?”
“哎呀,老將军,他们十分狡猾,他们人衔枚,马裹蹄,根本就没有声响,我们也是刚刚才察觉的。
而且,今天晚上也没有月亮,光线不太好。”
郭英把大腿一拍:“你们这帮小子,都是废物,我早就说过,让你们把岗哨放得远一点,你们总是不听。”
郭英心想我的末日到了,朱高煦自比霸王,
在我看来,他比项羽还要厉害,军营之中谁能是他的对手?
大將张玉也不含糊啊。
但是,事情逼到这个份上,想装怂也不行啊。
郭英吩咐了一声:“先用弓箭射住阵脚,待我老人家亲自出战!”
“老將军,你这身体能行吗?”
“没事的,廉颇七十尚自能战,何况是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