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蹊径(1/2)
第110章 蹊径
城门处,一名衣著简朴,蓄著茂盛八字鬍的中年人来到武士身前,將信令递过。
武士阅览后,遂拱手行礼道:“毛参军。”
毛修之未曾策马,可其身后却有牛马数十头,分別由僕从侍卫牵扯著,武土见状,脸色惊论,“您这是何处牵来的牛马?”
毛修之从寿阳出发,一路赶到彭城,难不成都带著这些牲畜?
见武士询问,毛修之不厌其烦,抚著鬍鬚笑道:“路上所遇,我见无人餵养,便令魔下一同牵来。”
听此,武士嘴角抽了一下,不再多问,与同袍让出了位置。
就这般,一行人畜陆陆续续的入了城。
等来到街上,一名文僚按耐不住,上前劝说道:“主公相召,您还是乘车去为好。”
“都已入城,还有何著急的?”
刘裕还未抵达彭城时,便已遣驛卒快马加鞭的赶赴寿阳,召毛修之赶赴彭城毛修之路上不急也就算了,这都到了城內,还这么慢悠悠的走过去,难免要遭人垢病。
“您纵使有开垦之功,但要让主公等著急了,功不抵过啊。”
毛修之警了文僚一眼,正色道:“主公命我修建府舍,这彭城周遭林木用料,我岂能不上心?”
彭城可是刘裕的祖籍所在,不说要將府舍修的多有排面,至少不能丟份。
只要料好,再差也差不到哪去。
干基建这一行,最怕的就是偷工减料。
“这——.”
文僚一时无理反驳,遂沉默不言。
他跟隨毛修之多年,几乎都要忘却后者往前的模样。
毛修之起家时,乃是跟隨荆州刺史殷仲堪,后为桓玄所用。
桓玄败亡后跟隨刘裕,后文跟隨刘毅,刘毅败亡后再归刘裕。
几经波折之后,毛修之最终还是回到了刘裕的怀抱之中。
对於毛修之“好童”,文僚能接受,对於毛修之“不务正业”他最不能接受。
他最怕的是毛修之沉沦於建设之中,全然忘记自己乃是参军出身。
如今毛修之不好童,却对於农事、水利等颇为上心。
天下四分五裂,正是大好的建功机会,放著到手功名不要,转身去耕田是为何?
毛修之任职寿阳,並非是为了镇守地方,刘裕令他在芍阪,也就是寿县以南,安丰城南的一处荒山开垦。
若开垦平野荒地,无非是修渠引江河,得水利之便,算不得难事。
而开山中荒地,且是陡坡,两者之难易,一目了然。
要是一般人来做,恐难以与毛修之比肩。
刘裕早在去岁安排毛修之开垦芍阪,也是为了此时北伐做的准备。
前锋诸君要从寿阳北上,粮草自然是就近取用最为节省,哪怕是通过漕运,
从扬州、三吴、荆州运来的粮草多少都会有损耗。
南方炎热,麦子熟要比南方早的多,王镇恶、檀道济等將出征前,便以从芍阪新垦的数千顷由,也就是数十方多亩由收取。
在整顿军备时,这些新垦的田都是交由守军来做,光是芍阪的新田,就能徵集到数方石粮草,这些,则算是毛修之实打实的功绩。
不过,能让毛修之对领兵之外的诸事上心,还是因其无了征伐的心气。
对於许多投效要比自己晚的后生,所立下的战功也远超於他,既然带兵打仗不是自己的强项,那倒不如另闢蹊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