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圈兽(2/2)
秦军缺粮不是一日两日了,让降卒先饱餐一顿,不说让他们效忠,先让其加深对自己的印象也是极好。
再三道谢之后,刘义符便道別了毛德祖,缓缓下了坞墙,开始思虑建军之事。
当初刘裕从五万人中挑选出八百驍勇之士组建白直队,如今分与刘义符一百人,身边便只剩七百人。
这些白直武士毫无疑问是当今步军之首,可攻下关中后,马匹与兵源的缺少便不成问题,培养一支骑军,不说能够扭转乾坤,可在危机之时,或许能有奇效。
步军能在正面大败骑军,除去日夜操练的原因之外,还要身披重甲,依借地势才行。
普军之中也並非没有成建制的骑军。
刘裕灭南燕后,便大量收编鲜卑骑兵,组建“鲜卑虎斑突骑”。
《宋书·武帝纪上》:“使寧朔將军索邈领鲜卑具装虎班突骑千余匹,皆被练五色,自淮北至於新亭。贼並聚观,咸畏惮之。”
这支千人突骑,曾在平定卢循时有所建功,
当时卢循军的士兵看到索邈的鲜卑铁骑后,未战先怯的溃散了。
功是立了,可却没有斩获多少首级,对付那群著甲率极低的农民军。
哪怕是大胜,也是理所应当。
骑军在江淮之地派不上用场后,刘裕便让索邈隨朱超石入蜀。
攻克成都,夺取汉中后,索邈就与只剩下八百虎斑突骑留在南城。
简而言之,具装重骑兵,人与马皆要披戴上重甲,对付那些杂兵,匪军极为好用,可面对成规模建制的大军时,便要稍显疲软。
一匹战马需要十余人供养,费太大,刘裕便没有兴建骑军。
毕竟用不上,组建了也是入不敷出,白白浪费钱粮。
试想一番,一户人家天天餵养著一头不长瞟的豚,餵的少了还要饿死。
南人不擅骑,要用骑军,还得去收编鲜卑人,实在划不来。
募兵制不同府兵制。
黄河以南才有多少鲜卑人?
战中死伤损耗是在所难免的,北府军也早已不是当初谢玄招募的那代人。
二三十年便是一代人。
在更新选代之下,你得有补充的兵源才行,且还是稳定兵源。
若是没有新鲜血液,投入再大也是打水漂。
军队的运转方式与国家並无不同。
老卒带著新卒,新卒经过磨练后成为老卒,以此来填补缺额。
如今洛阳唾手可得,晋军尽收司隶之地,攻克长安无非是早晚的事。
在三军未动之前,刘义符便在太极殿进言稳定关中乃重中之重。
想要在夏军铁骑的虎视耽耽之下,光靠计谋是肯定不够的。
依照刘义符对赫连勃勃的了解,后者向来是视人命如草芥,轻风拂过,便要见血。
寧可错杀百万,不可放过一人!
晋军並不比夏军弱,不论是兵力上,还是战力上,皆盖其一筹。
但赫连勃勃的战术並非是正面相击。
姚兴在位时,秦军有十数万之眾,国力远强於夏国,
可面对以夏军以游击劫掠为主的骚扰战术,姚兴一样是焦头烂额。
刘裕亲自坐镇关中还好,若要刘义符坐镇,他定然是要应接不暇,即使有王镇恶等人在旁辅佐,也不过是守成罢了。
想要达到像刘裕那般对大局的掌控力,对战机的敏锐嗅觉。
除去天分外,刘义符最需要的就是经验。
刘义符虽不可能达到韩信那样的水准,但稳扎稳打,未必不能与刘裕並肩。
但刘义符志不在此,他不贪多,饭总得一口一口吃,练兵建军最需要的便是时间,若是等到他被敌骑遛的团团转时再著手准备,那就太晚了。
要扩张,就避免不开练骑。
拼国力,晋冠绝於天下。
思绪著,刘义符抬首望向如火烧一般的夕阳,心中慨然道。
“寇可往,我亦可往!”
元嘉北伐,之所以不曾染指河北,除去无帅才等其他因素外,便是因为没有像样的骑军。
虎者,百兽之长,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
刘裕乃猛虎,为山君。
刘义符乃乳虎,为圈兽。
既要另坐一山,便该跃圈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