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释重(2/2)

傅弘之见状,隨即起身跟上,

站台处,沈田子举起玉镜,眺望向墙垛,数刻之后,惊愣道:“当真是撤了?”

墙上只有数十名秦军,以及一具具不成模样的草人。

守武关,只需千名士卒即可,连这一千人都要拉回去,难不成潼关已破?

从大军西进起,至今也不过是数日,信报前日才传来,哪怕是急行军,也不可能这么快。

“难不成是前军已破潼关?”沈田子揣摩了片刻,当即集结营中士卒,將堆积已久,略有些黯淡的云梯搬至关城前。

“可是空城计?”

“空城计?”

沈田子大笑一声,说道:“这武关守將闻所未闻,区区一无名之辈,还能效仿诸葛武侯之计?

受此反问,傅弘之沉默不言。

见状,沈田子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总是这般瞻前顾后,如何能立得举世功名?主公虽令我等伴攻,可秦军回撤,此时若不进军,乃是怯战之罪,更何况,主公令王镇恶驻守司隶,他不一样违令进军,功大於过,我等所受的不是责罚,而是赏赐。”

傅弘之並非不愿入驻武关,他知晓沈林子攻克武关后,屁股坐不住,闹一热北上,又要进军。

他们这数千士卒,虽有千余披甲之士,但並不熟悉关中地势,为了稳妥起见,傅弘之还是想遣派驛卒请示刘裕过后,再作决断。

沈田子顾及不了那么多,他指挥著士卒將云梯架设在墙垛上,关城上的老弱病残连弓都拉不开。

半个时辰不到,这座妨碍了他们半载有余的关隘就这么夺下了。

原先还躁动不已的沈田子立於城楼之上,俯瞰北面。

“秦军昨夜撤军,撤的匆忙,多半是会援长安,上洛空虚,进兵攻之,如探囊取物。”沈田子扶须笑道。

傅弘之有些犹豫,但他见沈田子一副胜券在握的姿態,加之先前的那番豪言,胸腔也不由挺直了些许,遂妥协道。

“上洛离长安不足三百里,进至上洛,便不可再激动,待主公信令后,再做图谋。”

实话实说,过武关之后,长安几乎就在“眼下”。

潼关、蒲坂久攻不下,他们这一路別军却能直入关中,想来也有些不可思议。

当刘裕进军的消息传至关中时,驻守在潼关的姚赞便有些坐不住了。

姚绍逝世前所留下的遗瞩,他至今未敢忘却,眼见刘裕愈发接近,扰乱军心者如同春笋般爭先冒出。

好在姚赞沉得住气,只要將那些渗透在军中的异党清除出去,潼关固若金汤,纵使是刘裕亲自统兵攻城,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克下。

一旦刘裕久攻不下,晋军的威势就要被磨平稜角。

自从姚绍死后,他不论是用餐还是入睡,皆做足了防备。

总之,目前的情况下,姚赞抵御王镇恶等將的攻势游刃有余。

“明公,有士卒至司马国帐中—“”

偏將来到姚赞身旁,低语了几句,后者面呈怒,说道:“先派人看好他。”

“诺。”

偏將刚一离去,姚赞又嘱咐道:“谨慎些,莫要惊了蛇。”

“末將明白。”

司马国有异动,姚赞已经不想再细心辨別真假,危急之际,寧可错杀,不可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