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龙兴(2/2)

“得此大胜,乃明公之威、诸將之力,齐心所立之功名,仆不敢居首。”

听此,刘裕畅怀一笑。

“卿欲效冯异。”

冯异冯公孙,归顺光武后,隨之徵战,大破赤眉,荡平关中。

时后汉开国诸將常於征战间隙对坐谈议,胡吹乱侃。

每当其爭功劳多寡时,冯异便避退至树荫下枯坐乘凉。

久而久之,军中將士遂与他取了个“大树將军”的雅號。

刘义符对冯异並未有所记忆,尚不知此典故,遂人云亦云的在旁笑声附和。

“大军止於潼关,非卿与眾士涉险渡河,入关不知何日,军中不同朝堂,所立之功,无可復加,无可剥夺。”

刘裕再次拍了下王镇恶肩膀,说道:“卿北伐一载,恪尽职守,当居首功!”

王镇恶懦了懦唇角,未应,未否。

正当此时,刘义符出声道:“父亲,关中为龙兴之地,长安乃大汉旧都,晋国祚不过两百年,长安却已沦陷百年有余.”

刘义符述说一番后,眾人的心不由迫切了些许,他们从未到过长安,对其印象只停留於书中,如今相离如此近,炎热之际,封赏在即,难免意动。

想归想,但无一人敢同刘义符般进言催促,在场眾將,而立之年及下者,除刘荣祖之外寥寥无几,城府隨年岁而扩,相比於跋扈胡將,心气便要沉稳的多。

“喉中脯,何急?”刘裕笑应后,令眾將平身相隨后,朝王镇恶问道:“卿先入长安,与我说说城中境况何如。”

谈及正事,王镇恶稍缓口气,道:“姚赞得知敬士北上,明公破关而入,不再顽抗攻城—.”

姚赞並未归降於王镇恶,而是降於刘裕,其下场是何,前者並不知悉。

“姚氏宗族,我欲將其送於江南妥善安置。”

刘裕处置姚赞等人的死活,有才能的,都已经处理乾净,无才无能的,就同牲畜般圈养在南方,以显仁德。

至於姚氏之中,是否有兴风作浪之徒,刘裕更是毫无在意,天下盼望他身死者,从乌衣巷排到石头城都不止,他文何尝因此畏惧?

“尚书令王尚竭力相助,府库帐册,丁口籍册悉数奉上,库中钱粮仆还未来得及清点,可城中户数仆已访探过,约有六万户,口三十万余,其中晋、夷各具半数———””

王镇恶徐徐道完后,於言外之意中,提及府库充盈,以及大肆宣扬刘裕之威名,並未以晋天子之臣自居,处事可谓十分周道,令人指点不出缺处。

刘裕还不曾见过王镇恶这般识得大体,讚扬的同时,又感到慰然。

在二人谈话空隙之时,刘义符旁敲侧击的问道:“姚泓现於何处?”

“自仆入城后,姚泓便不作反抗,欲待主公將至,率妻儿归降。”王镇恶正色回道。

刘义符在其脸上窥探不出端倪,也不知境况到底如何。

事实上,姚泓昨日就已打算出宫请降,前者降,王镇恶未敢受,在苟和、淳于岐等人的情理劝诫下,便打算在刘裕入长安,眾望所归时请降。

此番做派,虽有失顏面,但也並无多少出入,没有街道两旁的士民看著他归降,秦国难道就没亡吗?

若姚泓趁最后的机会取悦於刘裕,兴许还能保全性命。

刘裕听后,笑谈了几句,遂指同刘义符回身上马。

直往远处模糊可见的长安城驰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