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卢潜之策(1/2)
含光殿中,气氛肃然。
“今日朝后,几家走得近的公卿府上密议了小半日,只怕是在串联。”
唐邕声音平稳,眼神却锐利如鹰隼,“其中,以临淮王、陇东王几家中,族人动静最大。他们家中皆有子弟捐舍的庄园毗邻寺庙,牵扯最深。”
临淮王即娄定远,娄太后的侄子。
陇东王则是胡长仁,胡太后兄长,高儼已经死去的舅舅。
“臣亦得报,”冯子琮补充道,他主管政务和官员监察,关注点不同,“数州太守的私函悄然递入了鄴城几座大寺。”
“虽未言明,但信中多用『风闻新政,恐扰清净』、『地方士绅忧心忡忡』之语。下情未报,倒先跟寺庙通了气!”
高儼站在御案前,指尖划过未批阅的奏疏,冷笑一声:“他们怕的不是扰了佛门清净,是扰了他们隱匿田產、逃避赋税、役使人口的『清净』!”
他转过身,目光如电射向两人:“唐僕射!”
“臣在!”
“严密监视鄴城勛贵动向,尤其是与京畿及河北诸州豪强有联姻、利益勾连的。若有串联、煽动地方、鼓譟朝议、行贿关节者……严查!”
他补上一句:“不用为尊者讳。”
“遵旨!”唐邕心中一动,隨即领命。
“冯令公!”
“臣在。”
“勒佛限佛之策,重点在查清土地、人口、赋税。地方上州县官员,多有与寺庙、豪族沆瀣一气者。光靠中枢旨意压下去,恐阳奉阴违,甚至暗通款曲!”
高儼语气森然。
“自即日起,尚书省会同有司从速抽调可靠人手!要精干、敢为、不避权贵,更要熟知地方財税、田亩勾稽者,专设特使以行!第一批名单,三日內呈报与我!半月后,持詔令、符节,分赴各州!”
高儼的目光扫过两人:“此差事,务必拔掉钉子!凡有阻挠清查,隱匿寺產、丁口者,无论僧俗,无论权位高低——”
他一字一顿,敲在两人心上:“以国贼论处!”
冯子琮心中凛然,深深一揖:“殿下明断。臣……定当遴选妥员,確保新政落地!”
唐邕也神色凝重地领命。
“殿下!”一个略显低沉却饱含激愤的声音响起,正是一旁的张雕。
他方才一直沉默听著,此刻终於按捺不住,上前一步,深深一揖:“殿下明鑑!此等勛贵豪族,口诵仁善,实乃国之蠹虫!”
“彼等挟佛自重,隱匿田產丁口,吸吮黎民膏血,侵夺国家財赋,其行可诛!今闻其串联抵制新政,更显狼子野心!”
张雕抬起头,目光炯炯,带著儒家士大夫特有的刚烈之气,声音提高了些许:“臣请奏!对彼等抗令之辈,万不可姑息!当严加惩处,以儆效尤!若行姑息,必致此事虎头蛇尾,养痈成患,反噬社稷根基!”
高儼未语,將目光移向旁边一个方才一言未发之人身上,问道:“卢侍中,你以为如何?”
那人相貌雄伟,虬髯遒劲,正是方从扬州刺史任上被调回鄴城,担任侍中的卢潜。
他虽面容,却內心细腻,初来乍到,没有多言。
见高儼主动向他发问,卢潜神情不变。
他朝高儼躬身一揖,声音低沉而清晰,带著一股通晓地方事务的沉稳:
“殿下所图,乃固本强兵之基,臣深以为然。佛寺隱匿田產丁口之弊,其毒更甚於外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