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回归鄴城(1/2)
收到宇文邕亲笔所书之信后,高儼同样书信一封,让使臣带回长安。
信中欣然同意了宇文邕的提议,共商两国之好。
两国使臣在长安与洛阳间来回几次后,各自做出让步。
周军、齐军分別撤回开战前的势力范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
在天下轰动一时的周齐边境战爭,就这般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如此突如其来的转变,实在令人有些反应不过来。
据从建康而来的人所说,陈主陈頊在听到周齐停战的消息,脸色忽然变得如铁锅般黑。
不过虽然战爭形势回到了从前,两国的政治环境都已经发生了深刻且巨大的变化。
在洛阳等候了一些时日,见形势没有再变的可能,高儼终於能够打道回府,返回鄴城了。
他並不知道,北周屠龙勇士、真正的统治者宇文护的死法,和歷史上差不太多。
而且,这事和高儼先前在长安散布的谣言还有些关係。
自从长安內传开那些影射“宇文邕欲与宇文宪同谋,除去宇文护从而掌控实权”的歌谣后,宇文护便起了疑心。
於是,宇文邕为打消他疑虑,主亲自前往晋公府上,向他发誓自己绝无此心。
並表示这些都是北齐传的谣言,用来离间他们之间关係。
本书首发 101 看书网超便捷,?????????s??.???隨时看 ,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宇文护虽然有些怀疑,但宇文邕的姿態如往常一般谦卑,察觉不到一丝野心。
而且他相信宇文宪一直跟隨他,不可能背叛自己。
在大意与轻视下,宇文护选择暂时没有对宇文邕再一次动杀心。
而宇文邕则没有坐以待毙,回宫之后立即与身边近臣商议。
最后,近臣引“高儼诛和士开”之事后,彻底坚定了宇文邕將其剷除的决心。
没过几日,宇文邕以太后之名,邀宇文护入宫,说是近日心绪不定。
宇文护一时未察,只道是太后担忧长安今日谣言频发,使他与宇文邕之间生隙,所以產生心病。
他刚大摇大摆走进宫中,试图安抚一下太后,便被宇文邕及一眾亲信所擒,当场被斩杀。
宇文护死后,宇文邕迅速让其弟宇文直发动禁军,一边在长安抓捕宇文护亲族,一边下詔表示只诛首恶、余者可免。
大概是北周上下其实本就对宇文护积怨已久,没过一日,长安便在宇文邕手中稳定下来。
后来宇文宪被召回长安,选择支持宇文邕,没有任何反对之意。
作为宗室、新生代將领的代表,宇文宪果断的臣服,更是彻底巩固了宇文邕的地位,也断绝了北周朝堂內一些別的心思。
高儼並不知道,自己在无意之中成为了宇文邕眼中的优秀范例。
他眼下关注的,是如何处理“娄定远之乱”后,鄴城的权力结构变化。
段韶之死、娄氏被夷族,一正一反,但都指向了一件事——从高欢时期一路流传下来的那部分外戚勛贵力量,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虽然不至於伤重不治,但也丧失不少元气。
如何填补这一部分权力真空,是他需要去思考、去做的事。
更为重要的是,隨著他返回鄴城,皇帝高纬已死的消息不可能一直封锁,终要被公开。
自己总得解决皇位空悬的问题。
说实话,他並没有想好,是立即以“兄终弟及”之名登上皇位,还是先立他那个一岁左右的侄子高恆做个傀儡小皇帝。
前者有本朝传统,高洋、高演、高湛都做过示范,想来接受程度应该比较高。
但是这般上位也面临问题,就是威望不足,合法性受到质疑。
君不见高洋前半生拼却性命,屡次亲自上阵,打垮柔然,才勉强得到晋阳勛贵认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