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眾臣批阅(1/2)

第105章 眾臣批阅

修文殿试罢数日,糊名誉录后的数百份考卷,悉数堆叠於尚书省偏厅的巨大条案之上厅內烛火通明,映照著案上堆积如山的考卷。

殿试之后的审阅,由高儼亲自主持,並召三省高官同阅。

高儼端坐上首,面色沉静,並未动手翻阅任何一份试卷。

他的目光扫过下方三省重臣,最终落在如山的卷宗上,声音平稳而带著无形的压力:“诸卿开始阅卷吧,务必公允,甄选真才。”

尚书令冯子琮、尚书左僕射唐邕、尚书右僕射祖斑、侍中卢潜、中书监崔季舒、中书令张雕齐声应诺,各自在巨大的长案前落座。

一时间,室內只闻翻阅纸页的沙沙声,以及偶尔的墨笔点划与轻嘆。

烛火跳跃,在每个人的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光影。

几位大臣阅卷的神情各异。

冯子琮象徵性地坐在案首,目光扫过堆积如山的卷,偶尔抽出几份,略略翻看几眼,便搁置一旁。

唐邕、卢潜、张雕则凝神细读,眉头微或时而点头。

祖斑静坐一旁,微闔双目,由一名小吏低声为他诵读卷中內容。

几人之间只闻纸张翻动的沙沙声、祖斑那边平稳的念诵声,以及偶尔几句极低的议论唐邕拿起又一份考卷,只扫了几行,便忍不住低声抱怨:“诸位请看此篇,又是通篇浮泛虚言!”

“什么『圣德昭昭,泽被万民』、『皇恩浩荡,天下归心”,儘是些歌功颂德、不切实际的空话!观卷至此,少有能切中时弊、提出实策者。”

他声音不高,却在寂静的殿內清晰可闻,带著几分不耐与失望。

张雕正审阅另一份,闻言放下硃笔,点头附和:“唐僕射所言极是。休说言之有物了,便是文辞一道,一些答卷也欠通顺,或是拾人牙慧,毫无新意。如此水准,何堪为国选材?”

他目光扫过桌上一份份答卷,忧心之色更浓。

卢潜並未参与抱怨,他神色专注,一份份仔细甄別。

忽然,他手指一顿,停留在一份卷子上。

通览片刻,眉头稍展,眼中露出一丝难得的认可。

虽不算惊才绝艷,但分析刑狱之弊时条理尚算清晰,也提出了一二条相对稳妥的改进建议,比起那些空谈虚浮的已经强出不少。

他没有声张,只是默默地將这份卷子抽出,单独放在一旁,与其他杂乱的卷子隔开少许距离。

这已然是他目前为止发现的“能过眼”之作。

就在此时,另一侧的崔季舒发出一声轻轻的抽气声。

他手中也有一份卷子,目光如炬,一行行快速扫过,越看神色越是惊异。

他迅速翻回卷首,又仔细通读一遍,眼中精光闪烁,低声惊嘆:“?此篇雄文,条理分明,直指要害。”

“三道策论,农桑条分缕析,水旱蝗三害应对之法既重预防又讲实效,事农兴水之策绝非虚言;刑狱剖析官吏枉法、请託积弊,直清吏治、简律条以止冤滥;边备则以屯田强兵、稳守普阳以御周陈诸策。”

“其文风雄健,逻辑縝密,非久歷案读、深谱实务者不能言此!”

本书首发 追书就去 101 看书网,101????????????.??????超靠谱 ,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他顿了顿,心中想起来之前入了陛下之言的那名中书舍人:“莫非—此乃那李公辅手笔?然笔跡已被誉录掩盖,实不敢確认”

他心中倾向於是李德林,但在流程未完成前不敢断言,只是同样谨慎地將这份卷子挑出来,摊开放在自己案几显眼之处。

“哦?真有如此佳篇?”唐邕闻声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