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客家民系(1/2)

叶綺雯看著三叔叶睿宇一步步走近,心里已做好了被叫回去的准备。

谁知三叔走到桌边,竟没先找她,而是笑呵呵地对著整桌人问道:“方便搭台(拼桌)吗?”

叶兴心里直犯嘀咕:今天怎么都往这边凑?

但脸上还是收起了那点嫌弃——人家这么客气,自己也不能太不懂事。

他翻译完,叶凯宇和阿婆廖玲倒是立刻站了起来。

老人这一站,叶睿宇慌了神,他早看出叶兴是“翻译官”,连忙摆手,眼神里满是问號。

叶兴笑著用粤语解释:“你们是客人,按我们客家人的规矩,东边的位置得留给贵客坐。”

“哎呀,不行不行。叔公,叔婆,你们坐你们坐。

我们做小的,隨便坐就行”叶睿宇赶紧推辞,连忙挤在叶綺雯剩余的长凳上。

叶兴把话转达给两位老人,老人见客人都坐定了,也就坐回自己的位置。

叶兴把小不点叶延明推到叶喜模那边,让叶晓晓坐回自己身边。八仙桌配的长条板凳,坐一大一小,绰绰有余。

“咦。”叶綺雯想起什么,用粤语问:“那刚才我来的时候,没有让我坐。”

叶兴指指正逗著叶延明的叶喜模:“你是他姑姑,不是客人。”

这话一出,叶綺雯又笑了,这个辈分差,每一次提起,她都真心觉得有趣。

刚坐下的叶睿宇,不知是终於放鬆下来,还是听懂了这句打趣,也跟著笑起来,笑容里没了之前的拘束。

叶兴笑著把这段“姑姐不是客”的对话翻译给家人听。

阿公叶凯宇一拍脑门,连忙解释道:“哎呀,刚才你来,我有点嚇到了,搞忘了礼数,失礼失礼。”

(接下来的对话,均由叶兴在粤语与客家话间转换翻译,后文不再赘述。)

“没事,没事,我只是逗一下我外甥仔。”

叶睿宇终於知道,为什么侄女要来这里了,这张桌不但有翻译,还是一个很有趣的翻译。

他双手合十,由衷感激:“客家人,真是热情好客啊。”

“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阿公说道。

华侨点头如捣蒜。

阿公带著谦和的笑容,解释道:“我们小的时候,也不明白。

家里的大人明明那么穷,平常时都省吃俭用,但一有客人来,家里的人都会拿最好的东西出来给人。

他们说啊,我们客家人,都是从中原一路迁过来的。

像我们这样的『外来客』,初到贵地,人生地不熟,有时难免会受当地人的排挤和针对。

但也有幸会遇到当地的好心人,待我们如亲人。

正因尝过做『客人』的不易滋味,所以,如今我们在这落地生根,成了『主人』,就更要好好招呼远道而来的客人。”

“哦~”两位港岛来的“客人”听得入神,频频点头,显然对这渊源深感兴趣。

“好多人说啊,客家人客家人,就是指很好客的人,客人来了都当自家人。

但我们老人家说:这是其一,其二啊,是因为我们祖上都是『客』,只是在这里安了『家』。”

阿公的声音带著岁月的缅怀。

这番话让叶綺雯和叶睿宇听得津津有味,若有所思地点头。

他们虽在港岛长大,但他们何尝不是同为漂泊异乡落地生根的华人,箇中滋味,感同身受。

不多时,炽昌堂的中堂、下堂已是人声鼎沸,座无虚席。

在三叔公的示意下,宴席正式开始。

只见族人从相连的横屋鱼贯而出,婶子、阿嫂们端著热气腾腾的粗瓷大碗、搪瓷盆子,井然有序地走向各桌。

没有前菜主菜的精细划分,哪家准备好了哪道拿手菜,便麻利地端上桌。

炽昌堂操办这种大场面不知多少次了,灶头多,人心齐,各家掌勺的配合早已默契十足。

不过几个来回,八仙桌面上已是碗叠碗、盆靠盆,摆得满满当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