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客家菜(2/2)

叶綺雯听得入了神,没想到一道看似简单的鸡,竟然有一种深奥的生存哲学。

叶凯宇接著指向那盘三角形的酿豆腐:“再说这酿豆腐。

我们从中原来,所以,我们也算北方人,北方人最喜欢吃什么?”

没想到还有互动环节,叶綺雯想了想:“面?”

“不对。”

“包子?”

“也是其中之一,但不对。”

“饺子?”

“对咯。”

“北方人过年过节,最离不开的就是饺子。

可我们的先人到了南方,麦子少,做不出地道的饺子皮。

吃不到这道寄託祥念的饺子,怎么办呢?

客家先人们就动脑筋了。

南方盛產豆腐,又嫩又香。

於是,我们的祖先就把做饺子馅的心思,用在了豆腐上——把调好的肉馅,小心地『酿』进豆腐块里。

你们看这三角形的,就是最传统的形状。

给豆腐扎上一个小口,把结实的肉馅酿进去,可以蒸,可以煮,是不是和饺子一样。

后来,我们还发明里煎。

一口咬下去,豆腐的豆香清甜,和肉馅的鲜美同时在嘴里融合,

这不就是我们客家人用南方食材,巧妙『復刻』了北方饺子的心意吗?”

叶兴又根据前世短视频的介绍,私自补充道:“它承载的,是我们对故土的眷恋,也是適应新家园的智慧。”

这些故事,阿公极少跟几个孙子辈说,叶延明也是第一次听,这就让他不得不点向他最喜欢的香芋扣肉。

“阿公,这个呢?”

“这个香芋扣肉,它的歷史来源,可能不如前两样那么清晰,但道理是一样的。

过去生活清苦,肉食金贵。

不是大富大贵人家,谁吃的起一大碗纯扣肉啊,二呢,你们看,这是肥瘦相间的五肉,吃多了也容易腻。

怎么办呢?

聪明的先人就把香芋切成厚片,和五肉层层相间地叠放好,再一起蒸透。

蒸的过程呢,香芋会吸收五肉丰腴的油脂,变得油润粉香;

而五肉有了香芋的中和,也变得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这样一来,肉和香芋的味道都更丰富了,

最重要的是,你们看,满满的一大碗,多好看啊,。

分量足,又能解腻。”

叶兴又一次根据前世的记忆,补充道:“这『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也是我们客家人『精打细算』、『追求和谐滋味』的生活哲学嘛!”

叶綺雯听得心驰神往。

在港岛的时候,爷爷也会带他们去客家菜馆吃饭,但每一次,都顾著吃,完全不知道,原来这简单的三道客家没事,每一口都能咀嚼出厚重的歷史。

蕴含著华夏祖先的智慧与乡愁。

这让她对这顿家常饭,对这方水土养育的文化,有了全新的、更深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