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方案敲定(1/2)

第98章 方案敲定

一个星期后的清晨,海峰电子的厂区里比往常更加忙碌。

几辆卡车正在往院子里卸货,工人们搬运著用木箱包装的精密工具机。

这些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二手设备,虽然有些年头了,但精度依然很高。

林涛站在办公楼的窗前,看著楼下的卸货场面。

那台最大的工具机是一台铣床,绿色的外壳在晨光下泛著金属的光泽。

搬运工人用撬棍小心的撬开木箱,露出里面复杂的机械结构。

“红星,分析新设备对生產能力的提升效果。”

“分析完成。新增设备將使精密加工能力提升百分之三百二十,可满足多带仓录像机的加工精度要求。预计设备调试周期十天,人员培训周期十五天。”

秦思源从实验室匆匆赶来,手里拿著一卷厚厚的图纸。

她的脸上带著熬夜后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兴奋。

“涛哥,多带仓的设计方案出来了。”

她將图纸摊开在办公桌上。

图纸上画著一个复杂的机械结构,十个录像带仓呈圆形排列,中间是一个可以旋转的拾取机构。

“这个旋转机构是关键。”

秦思源用铅笔指著图纸上的核心部件。

“它需要在三秒內完成带仓的切换,而且精度误差不能超过零点一毫米。”

林涛仔细研究著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

机械结构的复杂程度远超普通录像机,需要用到大量的精密齿轮和传动装置。

“成本呢?”

“单台成本大约增加九百块钱。”

秦思源翻到图纸的最后一页,上面是详细的成本核算。

“主要是精密机械件的加工费用比较高。”

王红林推门进来,手里拿著一份人员招聘的报告。

“涛哥,机械工程师的招聘情况出来了。”

他將报告放在桌上。

“一共来了十二个人,其中有三个是从上海工具机厂出来的,技术水平不错。”

林涛点了点头。

上海工具机厂是国內顶尖的机械製造企业,从那里出来的工程师技术实力都很过硬。

“工资待遇谈好了吗?”

“月薪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还有技术津贴。”

王红林翻开报告的第二页。

“他们的要求是希望能提供宿舍,最好是单间。”

厂区后面的一片空地上,建筑工人正在浇筑新宿舍楼的地基。

这是专门为技术人员准备的宿舍,每间房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和书桌。

混凝土搅拌机发出低沉的轰鸣声,灰色的泥浆从出料口倾泻而出。

下午两点,省电视台的刘处长再次来到工厂。

这次他没有带助手,只是一个人开著一辆上海牌轿车过来的。

“林董事长,听说你们的设计方案已经出来了?”

刘处长在会议室里坐下,脸上带著期待的表情。

林涛將秦思源的设计图纸推到他面前。

“这就是我们的方案,十带仓自动切换,可以连续录製二十四小时以上。”

刘处长戴上老镜,仔细观察著图纸上的结构设计。

他虽然不是机械专业出身,但多年的设备採购经验让他能够看出这个设计的先进性。

“这个旋转机构很巧妙。”

刘处长用手指在图纸上画著圆圈。

“比我们之前见过的日本设备还要精密。”

秦思源在一旁补充著技术细节。

“我们採用了步进电机控制,切换精度可以达到零点零五毫米,而且还有故障自检功能,一旦发现异常会自动停机报警。”

刘处长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些技术指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价格方面呢?”

“单台售价八千八百元。”

林涛报出了一个经过仔细计算的数字。

刘处长愣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