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从容不迫、淡定自如(1/2)
明朝圣旨的一般流程,是先由內阁起草,然后送司礼监,秉笔太监依据皇帝意见誊抄为正式批答。若皇帝否决擬旨,则发回內阁重擬,往復直至达成一致。
最终批答加盖皇帝玉璽,形成正式圣旨。
而中旨不同,皇帝直接下达命令,不经內阁审议,中旨需六部事后补交文书备案,宣德后形成补本覆奏制度,以平衡皇权滥用。
如今朱翊钧直发中旨,为的自然是让朝臣知晓,此番旨意是出自他这个皇帝之手,若按照常规程序,这事仍旧要归於张居正身上,那么今日他有什么理由如此?
再者,朱翊钧要借这一道中旨行试探之意,他要看看朝野上下的反应。
申时行在听到皇帝要发中旨时,神情明显的错愕,而后缓缓低头,似乎地上有什么好玩的事,显然他並不想就此而发表什么態度。
张四维这位內阁首辅也因皇帝的这一句话而惊愕,“陛下,中旨一事,还是再斟酌一番决定吧!”
这位皇帝陛下当真今时不同往日了,但这有些太过激进了,一开始便如此大刀阔斧,张居正那位內阁首辅能允许吗?后宫太后又会同意吗?
张四维並不想自己刚刚表明立场態度后,皇帝被强行压下去,毕竟皇帝尚且没有亲政,尚且没有掌控权柄,若先由內阁票擬,张居正从蓟州归来后就算想要发难,也难找著手点,直发中旨属实是將把柄递上,所以张四维想要劝说皇帝放弃发中旨的想法。
朱翊钧明白张四维的想法,他这么做又並非头脑一热,静静看著张四维,朱翊钧幽幽开口,“朕,已经不再是昔日那个十岁的奶娃娃了。”
若当真是穿成十岁的万历,那个初登基的皇帝,朱翊钧绝不会如此,再者……这一道中旨,以天下百姓为先,以天下百姓为重,谁敢藉此做些什么文章?
况且,这其中的政治信號,明显优待於严格的考成法下的官员们,不知道多少要因为这一个政治信號而欢欣鼓舞的官员。
另外,中旨一事,朱翊钧还另有自己的政治目的。
张四维和申时行听到皇帝的话后,都是心內一震,
果然,皇帝陛下已然不满大权旁落了,想要亲操权柄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政治信號,张四维自是激动居多,而申时行则忐忑彷徨居多,今日的路何去何从,他实在踌躇。
“遵陛下旨意。”张四维不再反对,果决的应了下来。
朱翊钧淡淡嗯了一声,“此事就要辛劳张卿了。”
“尽责尽责,何谈辛劳!”
如此,这事情就这般定了下来,待经筵课结束后,张四维便去按照皇帝的意思擬订旨意,然后发中旨於天下。
直到结束,申时行也未曾言语,既没说赞同,也不说反对,而朱翊钧也没有问申时行的想法。
……
当朱翊钧继续上经筵课时,
於內庭之中耳目眾多的冯保,已然得到了皇帝要发中旨的消息,这让冯保神色大变,这几日刚刚平復下的心神再度激盪,隱於心內的惊惶再度流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