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后山药田(2/2)

吃过午饭。

依旧是稀粥配咸菜,但今天每人多了一小块李长山从县里带回来的糕。

李铁柱带著儿子和孙子大牛向后山走去。

“爷爷,我们去採药吗?”李大牛兴奋地问。

“教你认路。”李铁柱头也不回地说,“十二岁了,该知道山里哪些地方能去,哪些不能。”

到了早上採药的地方,李长山惊讶地发现,在【採集者】视野中,又出现了几处新的绿光。

是之前没注意到的小苗,还有一些藏在树根或岩石缝隙里的药材。

“这里。”他指著一处不起眼的草丛。

李铁柱上前拨开草叶,露出一株叶片呈星形的小草,但不是七星草,只有五片叶子。

“五灵草。”老人点头,“治咳嗽有效,但卖不上价。”

李大牛认真地看著爷爷挖药,时不时提出问题。

李铁柱虽然语气严厉,但每个问题都耐心解答,显示出丰富的山林知识。

“爹,你怎么懂这么多药材?”李长山试探著问。

李铁柱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军中学的。边关缺医少药,每个老兵都得认几种救命草。”

三人一路採挖,很快又装了小半篮。

李长山刻意引导他们避开狐狸出现的方向,但李铁柱却自己朝那边走去。

“爹,那边......”

“看看。”李铁柱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

没走多远,老人突然停下,用拐杖拨开一丛灌木——地上躺著一只野鸡的尸体,羽毛完好,但眼睛变成了浑浊的白色,嘴角有黑色黏液。

李大牛嚇得后退两步:“爷爷,这、这是......”

“別碰!”李铁柱厉声喝道。

他蹲下身,用拐杖翻动野鸡尸体,脸色越来越凝重。

“和前天看到的兔子一样。”

李长山心头一跳:“爹,这是什么病?”

“不是病。”李铁柱站起身,环视四周,“这一带不能来了。大牛,记住这个地方,以后见到这种死动物,立刻往回走,明白吗?”

李大牛重重点头,小脸煞白。

回程路上,李铁柱格外沉默。

快到家时,他突然问:“长山,你採药时有没有看到什么......不寻常的东西?”

李长山犹豫片刻,决定实话实说:“有只狐狸,毛色发红,眼睛是绿的。”

李铁柱的独眼猛地睁大:“离你多远?”

“十来步吧,没靠近就跑掉了。”

老人长舒一口气:“算你命大。那是火狐,被山里的瘴气染了才会变红。被它咬一口,三天內必死无疑。”

李长山心头一凛:“山里出什么事了?”

“不知道,但肯定不对劲。”李铁柱沉声道,“明天我去找村长说说。最近別让三狗和小上山了。”

回到家,三人把采来的药材摊在院里晾晒。

张氏和二虎、三狗围过来看热闹,小则好奇地用手指轻轻碰触灵芝光滑的表面。

“爹,这个蘑菇好漂亮。”小女孩仰起脸。

李长山笑著摸摸她的头:“这不是蘑菇,是灵芝,能换好多糕呢。”

“真的?”

小眼睛一亮,隨即又犹豫道,“那...那能不能也给娘买块新头巾?她的头巾都破了......”

张氏闻言,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我那块补补还能用......”

李长山鼻子一酸,把女儿搂进怀里:“买,都给买。爹明天去县里,把药材卖了,给小买糕,给娘买头巾,再扯些新布给大家做冬衣。”

“当家的......”张氏声音哽咽。

李铁柱站在一旁,静静地看著这一幕,独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他转身走向自己的小屋,片刻后拿著一个布包回来。

“给。”

他把布包递给李长山,“明天去县里,把这个也当了。”

李长山打开一看,是一把带鞘的短刀,刀柄上缠著磨损的皮绳,但刀身保养得很好,闪著寒光。

“爹,这不是你从军中带回来的......”

“放著也是生锈。”李铁柱摆摆手,“换点钱,给孩子们添置些东西。”

李长山想说些什么,但看到老人坚定的眼神,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我会卖个好价钱。”

晚饭时,全家人围坐在院里的小桌旁。

张氏难得煮了一锅稠粥,还炒了一盘野菜。

李长山把灵芝的事告诉了大家,孩子们兴奋地嘰嘰喳喳,连一向严肃的李铁柱也露出了罕见的笑容。

“爹,县里是什么样子的?”李二虎好奇地问。

“有很多铺子,街上人来人往......”李长山描述著县城的景象,看著孩子们嚮往的眼神,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带全家走出这个小山村。

夜深人静时,李长山躺在床上,听著身旁妻子均匀的呼吸声,久久不能入睡。

他轻轻摸出怀中的小鼎,借著月光端详——鼎身上的铜绿似乎淡了一些,隱约能看清底部刻著的几个古字:“山......河......”

第三个字已经模糊不清。

李长山摩挲著鼎身,感受到一股暖流从指尖传来。

今天採集药材时,他注意到每次发现珍贵药材,小鼎就会微微发热,似乎在记录什么。

“你到底是什么来歷......”他喃喃自语。

突然,一阵刺耳的嚎叫声从远处的山中传来,不似任何他听过的动物声音。

李长山浑身一僵,那声音中带著某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扭曲感。

张氏被惊醒,惊恐地抓住他的手臂:“当家的,什么声音?”

“不知道。”

李长山安抚地拍拍她,“睡吧,离村子还远。”

窗外的月光被乌云遮蔽,整个李家村陷入一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