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劝说(1/2)

“我有个问题很好奇。”朱元璋看著没了凳子,站在那看他的赵一民,仰著头问道:“你足不出村的,为什么就敢那么肯定地说朝堂上的事情?”

赵一民俯视永嘉侯,感觉有点不应该,就先低头看看,隨便在草地上坐下,然后才回答永嘉侯道:“这没什么,结合当今皇帝的雄才武略,再参考下歷史便能知道了。”

朱元璋听他评自己雄才武略,这远比那些朝堂上的大臣称讚他雄才武略更让他满意,便面露微笑再问道:“此话怎讲?”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当今皇帝能夺得天下的关键之策。”赵一民想了下,便回答道,“这说明皇帝重视未雨绸繆。那就如今的天下大势,皇帝要考虑的重点是怎么让大明朝长治久安,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么?”

说到这里,他看著永嘉侯,重点强调道:“所以侯爷最好不要在这个事情上逆大势,隨性子行事,否则將来必定会吃亏的。”

说到这里,赵一民又有点纳闷。就刚才永嘉侯和他聊天的態度,似乎和囂张跋扈也不挨边,反而和蔼可亲,有一种亲和力。

他不知道,他的这个话,让朱元璋就非常感慨。

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朝堂上却没几个人看得清楚。甚至连李善长都是,还和胡惟庸以及一些武將走的那么近,这是想干什么?

不过表面上,他却不动声色,表面上反而露出不以为然之色道:“你的意思,我要是任性而为,反而有杀身之祸?这个话,是不是太武断了点?”

赵一民听了一笑,道:“或许是我武断了,一切全凭侯爷自己决断。”

朱元璋一听这话就知道,这小子不想往深里说了。

於是,他便笑著说道:“你小子,我女儿都被你糟蹋了,不嫁给你还能怎么办?我们翁婿之间谈话,还用顾忌什么?”

“侯爷,话可別乱说。”赵一民听了,顿时有点急,一下从草地上跳起,道,“我可没糟蹋,当时只是一门心思救人,不那样做,你女儿就死了!”

“呵呵!”朱元璋笑了下,然后伸手示意他別激动,让他坐下,然后才道,“反正不管怎么样,你这救人的法子,实在於礼不合,我女儿要是不嫁给你,就只能出家当尼姑了。而且,要是传出去,閒言碎语怎么办?”

赵一民听了,知道他说得是实情,当即老实说道:“我说过,我愿意负责的。另外,对於閒言碎语,也有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朱元璋原本这么说,是要让他解除心中戒备,往深里聊。结果没想到,他竟然说对閒言碎语也有办法,顿时,他就好奇了。

说实话,哪怕他是皇帝,他都觉得没法子。不让人说,难道还能不让人在心中怎么想得?

因此,他暂时放下探赵一民底的心思,好奇地问道:“有什么办法?”

“不管大人小孩,还是男人女人,都有可能被噎到。我把法子教给侯爷,由侯爷进献给皇帝,在全大明推广。如此一来,不知道多少人会受益,连皇家都不例外。”

“那谁还受了侯爷恩惠还要说侯爷的,天下人都不会同意!”

朱元璋一听,不由得暗赞,这確实是个好法子。

而且,说真得,他觉得也確实有必要学赵一民的法子。毕竟任何人都有可能被噎到,包括他和马皇后都是。

不过,他还有想法,便问道:“你愿意把这个法子给我?要是你自己献给朝廷的话,指不定就能换个官噹噹,再不济,也能赏赐钱財啊!”

赵一民听了,摇摇头说道:“我不想当官,也不想和城里人打交道。”

“为什么?”一听这话,朱元璋就好奇了,立刻追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