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戈塔特(1/2)

相比美国媒体的尖锐,国內记者的提问显得温和许多,主要围绕归队感受、夏季联赛收穫以及对奥运会的目標。

“能够再次为国效力,是我莫大的荣耀。夏季联赛是一次宝贵的淬炼,让我更快地適应了高强度对抗节奏。在伦敦,我只有一个目標:全力以赴,帮助球队爭取每一场胜利。”

易林回答得清晰而坚定。面对关於“姚明接班人”的问题,他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强调学习是责任而非压力,自己更专注於当下的拼搏。

发布会气氛融洽,顺利结束。

傍晚时分,队伍来到酒店餐厅。晚餐是丰盛的自助餐:烤得金黄酥脆的波兰猪肘、香气四溢的各式烤肉、新鲜欲滴的水果沙拉、精致的甜点琳琅满目,远超国內集训標准。

易林也正式见到了即將並肩作战的队友们:沉稳的王治郅、朱芳雨、王仕鹏、刘煒,正值当打之年的易建联、孙悦、周鹏等。

此刻,大多数队友正围坐餐桌,专注於补充训练消耗的能量。

“这烤肘子地道!”朱芳雨切下一大块,吃得满足。

“水果確实新鲜。”王仕鹏也点头称讚。

“易林,这边坐!”刘煒热情招呼。

易林笑著回应,却並未走向香气扑鼻的自助餐檯。

他从运动包中取出一个特製保鲜餐盒,走向餐厅角落。

那里,他的专属营养师,国际知名的运动表现与营养学专家马克·安德森,已经在等候。

马克打开餐盒,里面是严格按照易林身体状態和奥运备战需求精心配製的营养餐:水煮鸡胸肉条、蒸熟的藜麦饭、清蒸西兰与胡萝卜、几片牛油果、一小盒无希腊酸奶。

色彩搭配清爽,营养均衡精准,与周遭诱人的美食形成鲜明对比。

伦敦奥运在即,中国男篮的前景布满阴霾。过往轨跡昭示著苦涩的结局:五场鏖战皆墨,累计失分高达132分。

这场溃败的深层癥结,直指2008年“黄金一代”主力的骤然谢幕。其中,姚明这位战术中轴的离去,影响堪称毁灭性。

他的退役,不仅带走了內线稳定的攻防输出,更彻底抽空了男篮运转多年的战术灵魂——整个体系皆以其为核心构建。

习惯於依靠这位支柱吸引防守、策动全局的队友们,骤然失去轴心,攻守两端陷入脱节与无序。

后姚明时代的国际赛场,正是这种断层效应的残酷印证。

男篮的竞爭力急速萎缩,与世界顶尖强队周旋的资本荡然无存。直面这段歷史,身处当下的易林深感重任在肩。

他对自己有著清醒的定位:资歷尚浅,国际大赛经验匱乏,更不具备2008年姚明那种足以左右战局的绝对威慑力。

在伦敦的残酷赛场上,单骑救主绝非现实选项。

他所能做的,唯有倾尽所有,燃烧每一分体能,力求將球队带向力所能及的最远处。

现实冰冷,前路艰险。易林胸中涌动著沉甸甸的压力与无奈:唉……难搞啊!

“想什么呢?大林子?”突然一道熟悉的声音传入了他的耳朵中,他一听就知道这是易建联。

果然,下一刻,他看著前世的“自己”朝著自己走了过来,他已经习惯了在这个时空里,前世的自己叫易建联,而自己叫易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