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把球给我(1/2)

英国队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鱼,开始执行芬奇的核心战术:提速!消耗!榨乾华夏!

他们利用主场球迷的吶喊,疯狂提升防守强度,全场紧逼,半场扩大盯人,每一次防守都伴隨著凶狠的身体接触和快速的轮转换位。

进攻端则坚决打快,利用罗尔·邓的牵制力,不断衝击华夏队因体能下降而逐渐迟缓的防线。

华夏队的体能瓶颈如期而至。

刘煒的控球在高压逼抢下显得踉蹌;易建联的脚步不再轻盈;王仕鹏和朱芳雨的投篮动作开始变形;连易林在內线的强攻也因频繁的包夹和消耗而效率降低。

失误开始增多,篮板保护不力,英国队连续打出快速反击!

分差被英国队一点点拉开:

45:50!

48:55!

52:60!

熟悉的第三节崩盘剧本似乎正在重演!场边的邓华德焦急万分,姚明紧锁眉头,华夏球迷的心沉到了谷底。

易林喘著粗气,汗水浸透了球衣。他清晰地感受到体能的快速流失和全队的挣扎。硬凿內线消耗太大,且效果不佳。他必须改变!

“打策应!打配合!减少硬打!”易林在场上大声指挥著队友。

他不再执著於低位强吃,而是更多地在高位和肘区活动。

他利用自己巨大的身躯和吸引防守的能力,为队友做高质量的掩护(“西班牙挡拆”运用增多)。

接到球后,他化身进攻轴心,眼观六路,用精准的击地传球找到空切的易建联,或用精妙的横传找到外线短暂摆脱的王仕鹏。

一次经典的配合:易林在弧顶持球,吸引罗尔·邓和英国中锋的包夹。

易林佯装强突,手腕一抖,一个隱蔽的击地传球穿越两人缝隙,给到顺下到篮下空位的易建联!易建联接球轻鬆扣篮!

下一次,易林在低位吸引包夹后,迅速分球给弱侧45度角空位的朱芳雨,后者手起刀落,命中关键三分!

易林用他的球商和策应能力,艰难地维持著华夏队的进攻火力,避免了分差的进一步扩大。

他的个人得分虽然不多,但助攻数在节节攀升。他像一根定海神针,努力地在体能风暴中稳住阵脚。

第三节结束:70:68!华夏队领先2分。

伦敦碗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粘稠得令人窒息。

70:68!华夏队带著微弱的2分优势进入第四节决战。

然而,这领先如同狂风中的烛火,华夏队员胸膛剧烈起伏,汗水如溪流般滑落,脚步已显出难以掩饰的沉重。

体能透支的阴影,沉沉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顶住!再拼四分钟!胜利就在眼前!”邓华德在场边嘶吼,脖子上青筋暴起,声音带著破音的沙哑。

姚明紧紧攥著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目光死死锁住场上,为队友,也为那渺茫却至关重要的出线希望。

伦敦碗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巨大的压力沉甸甸地压在场上每一个身著红色战袍的球员肩头。

华夏男篮的阵容在残酷的消耗和犯规困扰下被迫变阵,场上只剩下唯一的高点——王治郅。

围绕在他身边的,是陈江华、王仕鹏、朱芳雨和丁锦辉组成的“四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