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杀神罗尔邓(1/2)
比赛进程印证了这份压力。
面对为出线名额拼命的澳大利亚,英国队举步维艰。
罗尔·邓依然是进攻核心,试图用突破和中距离创造机会。
但澳大利亚准备充分。
安德森顶到了更重要的內线位置,利用身高和力量在篮下形成巨大威慑,极大地限制了罗尔·邓衝击篮筐的空间;同时,他的积极协防也干扰著罗尔·邓的投篮。
外线的米尔斯和德拉维多瓦则死死缠住英国队其他持球人,切断他们与罗尔·邓的联繫。
罗尔·邓陷入重围。每次接球都异常困难,每次出手都面临高强度干扰。
他竭尽全力,或勉强投篮,或搏得犯规罚球,但效率远低於前一场。
英国队其他球员在澳大利亚极具压迫性的防守下彻底哑火,空位不进,失误连连,进攻完全停滯。
澳大利亚虽然投篮手感也一般,但凭藉更强的整体对抗和篮板控制(安德森在內线作用关键),以及米尔斯抓住零星快攻机会,他们稳定地、缓慢地扩大著领先。
首节结束,比分 15:8。
英国队不仅落后,单节仅得8分,进攻端的无力感令人窒息。
第二节,双方换上替补,试图改变局面。
然而,比赛基调未变。防守强度被推至极限,身体对抗激烈,哨声频繁。
流畅进攻近乎消失,场面陷入泥沼。传球失误、投篮打铁、进攻时间耗尽的勉强出手成为常態。
比赛变得异常滯涩难看。但双方教练席都默认了这种节奏。
澳大利亚主帅布朗面无表情,只要能保持领先,场面无关紧要。
英国队主帅芬奇眉头紧锁,却也清楚,在天赋劣势下,想製造奇蹟,唯有靠这种窒息的防守將对手拖垮,等待罗尔·邓可能的闪光。
“哐!”打铁声再次响起。
“嘟!”裁判吹罚了一次身体接触。
比分在沉闷的绞杀中缓慢爬升。
难看吗?难看。
流畅吗?不流畅。
但对场上拼杀的双方,尤其是背负使命的罗尔·邓和志在必得的澳大利亚人而言,甭管比赛打的好不好看、流不流畅,能贏球才是关键。
上半场结束的哨音如同丧钟。
38:27。
十一分的分差,像一道冰冷的鸿沟横亘在英国队面前,也狠狠砸在看台上姚明和基里连科的心头。
两人坐立不安,眉头拧成了疙瘩。
(请记住 海量好书在 101 看书网,101????????????.??????等你读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姚明庞大的身躯在座位上微微前倾,手指无意识地敲击著膝盖;基里连科双臂抱胸,脸色铁青,紧抿的嘴唇透出焦灼。
十一分,在如此低效绞杀的比赛中,几乎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澳大利亚替补席那边,气氛轻鬆,球员们甚至露出了些许笑容,仿佛出线门票已是囊中之物。
罗尔·邓低著头走向球员通道,汗水顺著撕裂的球衣边缘滴落,背影沉重得如同背负著整个英伦三岛的失望。
更衣室里发生了什么无人知晓。
但当罗尔·邓重新踏上球场时,整个伦敦碗的空气似乎都因他而微微震颤。
他的眼神变了,不再有迷茫或挣扎,只剩下一种近乎非人的、冰冷的专注,仿佛隔绝了外界所有的喧囂,只与篮筐和脚下的地板相连。
zone!降临了!
下半场第一攻,英国队球权。
罗尔·邓在弧顶接球,面对米尔斯的贴防,没有任何哨动作,仅仅是一个幅度大到夸张的体前变向!
身体重心压得极低,球如同粘在手上,一步就將米尔斯甩开一个身位!
协防的安德森刚扑上来,罗尔·邓已如鬼魅般急停、拔起!身体在空中绷成一道完美的直线,手腕轻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