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秦京茹的「纺织小窍门」(1/2)

我捏著那张画了冷却曲线的纸,手心全是汗。昨晚雨里跑了两趟,衣服还没干透,贴在背上发凉。回到屋第一件事是泡了杯浓茶,水衝进搪瓷缸子的时候手还在抖。

刚坐下,铅笔就自动在草稿纸上动起来。没想画什么,可线条自己跑了——织机的传动臂、线轴的出线角度、张力分布。画到一半才反应过来,这不是我该管的事。

外头传来脚步声,轻,但停在我门口。

“哥?”秦京茹扒著门框,眼睛红红的,像熬了一宿,“我……我线又断了。”

我没抬头,“第几次了?”

“一上午七回。”她声音往下坠,“班长说我再这样,下个月评工分得扣半等。”

我放下笔,盯著她看。她缩了下脖子,以为我要训她。

“线轴怎么放的?”我问。

“直的啊,都这么放。”她比划著名,手有点抖。

我拿过桌上两根筷子,交叉绑了根线,立在桌角。“你看,线从正上方出来,跟导轮贴得太紧,摩擦大,一拉就崩。”我把下面那根筷子斜了三十度,“现在呢?线是斜著走的,压力分开了,出线顺。”

她瞪大眼,“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我把筷子推给她,“回去试试,角度別太大,三十度刚好。多了线会偏,少了没用。”

她接过筷子,愣了几秒,突然转身就跑。我听见她在院里喊:“姐!快看林风哥教的法子!”

我端起茶喝了一口,烫得齜牙。脑子里那根弦还是绷著,昨晚的图纸还在眼前晃。可这会儿,居然有点松下来的意思。

中午我正啃窝头,她又回来了,手里攥著个饭盒。

“哥,我试了!”她一屁股坐下,脸通红,“真不掉了!一上午就断了一次,还是我手滑!”

我点点头,继续啃。

“你不信?”她急了,打开饭盒,“你看,这是我织的布头,你看这纹路,平的!以前这儿老起疙瘩,现在没了!”

我扫了一眼,“嗯,张力稳了。”

她突然压低声音:“哥,你是不是……一晚上没睡?”

我一顿。

“你眼底下青的。”她盯著我,“手也抖。”

我没吭声。

“我……我能干点啥?”她搓著饭盒边,“要不我给你织个护腕?厂里新到了一批细线,可软了。”

“不用。”我把饭盒盖上,“你把那法子练熟就行。明天我去看效果。”

她没走,坐那儿半天,最后小声说:“哥,等我发奖金,给你买个新搪瓷缸子。你这个都掉漆了。”

我笑了下,“这缸子还能用十年。”

她也笑,可眼睛亮了。

第二天我路过纺织厂,顺脚拐了进去。车间里机器轰著,秦京茹坐在机位上,手底下麻利。我站她身后看了会儿,线轴果然斜著,角度差不多。

她没发现我,专注得很。梭子来回,布面一点点延展,平整,没卡顿。

正看著,车间主任走过来,四十来岁,胖脸,眯眼打量我。

“你就是林风?”他两手背在身后,“听说你教了个『斜三十度』?”

“嗯。”

“纸上画的吧?”他冷笑,“我们这儿是生產,不是做实验。”

我没爭,“要不您让我调一下?三分钟。”

他哼了声,“行,就三分钟。要是没用,以后別来干扰生產。”

我从兜里掏出游標卡尺,量了线轴架的高度和出线口距离,算了一下,用粉笔在底座画了条斜线。

“按这个槽位卡住。”我把卡尺塞进缝里当模具,拧紧螺丝。

秦京茹看著我,手心都出汗了。

我点头。她深吸一口气,开机。

梭子动了。

第一梭,过。

第二梭,过。

第三梭,线稳稳地走,没颤。

十分钟过去,没断。

主任脸上的冷笑慢慢没了。他走过去,伸手摸了摸布面,又看了看线轴角度,没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