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新的研究方向(1/2)
“五哥,那你要抓紧了,有时间可以带回来让我们看看”,李梟笑著道。
“是啊!五哥,赶快表白,省得被別人抢先了。”。
李八姐也是道。
听到弟弟妹妹的建议,李五哥也是点了点头,想著明天就去表明心意,这事情宜早不宜迟。
省得出现变故。
又聊了几句,李梟就回了屋稍微洗漱了一下,就睡下了。
这半个月因为忙电渣重熔炉的事情,压力太大,都没休息好,现在忙完了,躺下没多久就睡著了。
这一觉就睡到了第二天九点多。
李梟这才慢悠悠起起床。
今天没事,李梟就带著弟弟妹妹,出去玩了一天,上午去颐和园逛了逛,划了划船。
中午回去的时候,顺路又去逛了逛鲜鱼口美食街,鲜鱼口美食街又被称作鲜鱼巷,也是一条老街,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正统年间。
有著几百年的歷史。
而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在这条街道上也是老字號云集。
像是天兴居、锦芳小吃、便宜坊都聚集在此。
天兴居它是一家以炒肝闻名店铺,其前身叫做“会仙居” ,做到创建於1862年,就凭藉这拿手的 “炒肝”,一火就火了多年。
锦芳小吃创立的比较晚,但店铺內眾多小吃却是四九城一绝,火烧、艾窝窝、麻团、一品烧饼等等!
在当地可以说是颇具名气。
此外像是金糕张、永丰莜麵、锅贴王,在当时也都是很有名的店铺。
到了鲜鱼口美食街,李梟一行人先逛了逛,在锦芳小吃买了不少小吃点心。
直到中午,李梟才带著一行人去了便宜坊。
来到这年代一年多,李梟去过全聚德两次,但便宜坊这还是第一次来,也想尝尝便宜坊与全聚德的烤鸭到底有什么不同。
等烤鸭上来李梟尝了尝。
两家的味道確实是不一样。
便宜坊它家的烤鸭採用的是燜炉烤制的方法,这种烤制方法它不见明火,是通过炉壁反射的热度来將烤鸭烤熟。
这样一来烤好的鸭子它的皮就会比较酥,肉也会鲜嫩。
全聚德的烤鸭则是掛炉烤鸭的方法,这种烤制的方法烤出来的烤鸭,鸭皮吃起来会更香脆,但里面的肉则会比较干。
至於究竟哪家更好吃。
这个李梟还真没办法判断,只能说各有千秋。
吃完烤鸭,李梟还不忘给家里看店的两人带上一只,这才回了前门大街的院子。
……
中午睡了一觉。
起床后李梟就进了空间,开始思考起接下来要研究什么。
这首先李梟想到的就是计算机,计算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从上一次有过这个想法后。
李梟就查了大量的资料。
发现在早期国內的计算机水平,和国外能相差一代。
像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它诞生於1946年,这台计算机它可以说是巨大的,足足有30吨,用了足足7468个电子管、6 万个电阻器、1 万个电容器以及6000个开关。
因为是计算机上用的是电子管,也因此第一代计算机被称作电子管计算机。
而国內直到1958年,才研究出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也就是103机,比国外晚了整整12年。
就算如此在几次改良后,103机运算速度也只有2300次每秒,而国外的计算机在12年前,就达到了每秒5000次。
就算如此103机,依旧对国內的航天、铁路、化工、能源、核武器等多项研究做出了贡献。
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直到1964年我国第一台电晶体通用电子计算机,也就是第二代计算机研究成功,108机这才被逐渐淘汰。
但要知道在1958年,也就是我国研究出第一代计算机的时候,美帝国已经研究出了第一台全部使用电晶体的计算机。
而这台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已经从第一代的几千次提高到几十万次。
並且电晶体计算机它的优点更多。
就比如体积小、寿命长、效率高等等,这些都是优点。
而最让人无奈的是,在1964年我国研究出第一台电晶体计算机后,仅过了一年,第三代计算机,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就诞生了。
和前两代都不一样,这一代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开始渐渐过渡到半导体存储器,这也让第三代计算机的体积、功耗进一步降低。
在软体上也有了標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也有了更多的功能,像是数据的处理计算、工业控制等等!
运算速度也从几十万次,达到了几百万次。
而我国第三代计算机,它机研究成功的时间是在1973 年。
这最后就是第四代计算机,也就是我们现在用的,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在我国第三代计算机研究出来的前两年,第四代计算机就诞生了。
可以说在第四代计算机之前,我国的计算机与国外的计算机发展,相差了一代。
就算是第四代计算机,虽然表面看起来没什么差距,但其实相差的是在高端晶片设计和製造技术上。
这个想要追赶就更难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梟想要今后主要研究计算机的原因。
因为他知道,计算机对一个国家有多重要。
不说別的就说在科技领域,计算机的重要性就不能忽视。
像是复杂的数值模擬、数据分析、模型建立,这些都需要计算机来加快科学研究的速度,在国防上更是了不得。
武器装备研发、情报收集与处理、军事通信等,那个都需要计算机的支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