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四九城我回来了(1/2)

村长见此就有些诧异,给他们做嚮导的同志也是道:“村长我们確实有事,今天过来只是转一转。”。

不过看到张辉那有些可惜的目光,他也会做人,话语一转就又道:“村长,你们是都要上交吗?”。

这个年代都是如此,不仅是粮食是集体的,山上的猎物也是集体的,如果有的村子靠这吃饭,都是要上交。

“大部分得交供销社,统一运到嫩江、北安去,也会留下一些能分一点。”。

“那村长你看这样,能不能卖给我们厂子一些。”。

“这个……。”,村长有些迟疑,犹豫了一下这才道:“那你们收购价是多少?”。

“供销社给你多少,我们就在这基础上给你加一分。”。

在这年代一分钱是钱,都能买1-2块水果,还有酸梅粉、陈皮丹也能够买一一两小袋,足够够孩子含在嘴里慢慢嘬半天。

瓜子 、生在之前一分钱能买一小把,大概能有十几个瓜子五六个生。

还有就是山楂片、 山楂球,可以用来当做零食,酸甜又开胃,一分钱也能买1、2片。

只不过现在很多东西要票,像是果、瓜子之类的,小孩子想买都买不到,也只能买山楂片、 山楂球之类的当做小零食解解馋。

而听闻言村长態度一下子就变了:“您要多少?”。

虽然这种操作,按照正常情况不行,但其实全国各地这种操作都不少见,像是一些山里大的猎物,有时候就会偷偷卖掉。

还有家中养的鸡鸭,虽然不让多养,但一家养两三只留著下蛋也是可以的,下的鸡蛋一般也捨不得吃,也会卖掉。

否则如果不这样乾的话,一些採购员也就不用干了,因为就没有多余计划外的物资给他们採购。

至於卖多卖少,这就看村干部为不为村里人著想了,一般来讲村干部大多都和村里人一条心。

除了一些太死板的,其他的很多事情都很灵活,知道变通。

听到询问,机械厂的主任想了想道:“要五百斤就成,不过还要麻烦您儘快送到机械厂去。”。

“这个好说,这个好说,我给你们挑最好的。”,村长笑著道,能多赚一些钱,村里的人就能多分一点,比起单纯的工分好太多了。

也就是这几年和那边的关係紧张。

否则的话,日子倒是能好过很多,之前他们都是“以货换货” ,可以用木耳、毛皮、中药材、大马哈鱼等特產,换一些东西,布、火柴、煤油等日用品什么都可以换。

也就是这两年不成了,东西也只能给供销社,现在一斤能多一分钱,500斤就能多5元也不远了。

在给村长开了一个条子后,李梟几人就又在周边转了转,这才回了县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