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传道授法(1/2)

阮梅爱不释手地把玩著朱云霞送她的剑。

朱云霞打造了剑柄,以蛟蟒牙为剑身,吹毛断髮,异常锋利。

他一回头,那剑尖就指在他眼前,再向前一分就能戳瞎眼睛。

“小心点,不用就插回去。”

“哼,砍的就是白眼狼。”

阮梅本想再比划两下,想到这剑还是他送给自己的,不情不愿地插回剑鞘。

“你有啥事要讲?”

“我们到了。”

他们眼前是一座道观,歪斜的牌匾上掛著三个鎏金大字——

金庭观。

原为王羲之晚年隱居故宅,毗邻有“金庭崇妙天”之称的金庭洞天。

据传此洞天的主人,乃是十二金仙之一的道行天尊的原型——赵仙伯。

不可不谓山水宝地。

“这破庙有什么好看的。”

朱云霞听到她的话不由得嘆了口气。

战乱之中最难保全的便是这些建筑古蹟。

夕阳黄昏,格外悽惨。

窗欞上面插满了箭矢,地上一滩又一滩乾涸的血跡。远处野犬狂吠,走近还能看见一只只乌鸦叼著红色的肉块。

稍稍往里走,道观的景象还算好一些,大多数的残骸都已经被收殮。只是那火烧的厢房,还从断壁残垣散发著焦臭的味道。

到了中庭,两人看到一座高耸的藏经阁,如今被毁,斜向一侧,不復往昔。

那些个道士不顾阁楼坍塌的危险,在尽力拾掇那些古书。

他们都低著头,躲著他人,用道袍擦著脸颊,也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泪水。

其中一人见到他俩,上前问候。

“道友,所来何事?”

“此处怎么会成了这样?之前我和我娘还在这里投宿过一晚。”

“已经有两天了……”

三天前,清军抓住水流乾涸的空档,成功渡过了钱塘江,打贏了鲁监国。

不久,绍兴便沦陷,清军也从金庭路过,將道观乃至书圣的坟墓都破坏了。

那些披甲的满人兵卒踹开山门时,正遇上道士们早课。

领头的牛录挥刀劈开书圣真跡的匾额,雕的木片簌簌坠落。

他们用矛尖挑翻王羲之手植的古柏,將右军祠里的墨宝碑刻当作练刀的靶子。

储存在藏经阁的珍贵刻本被堆在丹墀下焚烧,火苗舔舐著泛黄的纸页。

有士兵爬上玉皇殿的琉璃顶,用斧头凿下脊兽鎏金的眼睛。

另一些人则在王羲之墓前撒尿,靴底无情碾碎了供桌上的青瓷香炉。

只要他们胆敢维护,迎接他们的就是无情的箭矢和屠刀……

“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我们都没能护住啊。”这道士说著,竟带了些许哭腔。

“那些蛮子根本不懂什么气节,就是刻意要毁去汉人的文化,打击汉人的士气,可不能著了他们的道儿。”

“道友的话,让我颇感欣慰。”

朱云霞点点头,跟他表示要借宿一晚。

“这儿?这也太?”阮梅皱起眉头。

朱云霞可不惯著她,没搭她的话茬。

“道友,后院本有几间空房,本该男女各一间,如今只剩下一间厢房。”

那道士看了一眼阮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