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1/2)

宋乾道三年。

舟山群岛。

海空一色,白鸥翔集。

朱云霞眺望著无垠的大海。

忽地,在波光粼粼中,他看到了一个落难的人,隨著浪涛一起一伏。

他划船凑了过去。

那是一个不省人事的白衣书生,背后背著箱子,正抱著一截碎掉的木板。

朱云霞急忙捞了起来,把船划向港口。

港口上,百十条渔船靠在一起,像是一团攒起来的鱼鳞。

三伏天,大多数人都躲在家中。

一是海上没有遮挡,容易中暑;二是捞上来的鱼也放不了,很快就会晒死。

这具身体的主人就是这样,贪图鲜鱼价高,在这茫茫的大海差点中暑身亡。

即使穿越过来,这五臟六腑,他都能感受到充斥著无法平息的灼热。

朱云霞將船停好,拖到了自己的小屋,里面有他的妻儿。

“怎么今儿个这么早就回来了?”

陈氏正在缝补衣服,瞥了一眼鱼篓子,只有寥寥几条,面色陡然阴沉。

“儿秋收后入学的束脩还没著落,还想儿子和你一样出海捕鱼,一辈子啥都不行?还有姑娘也要嫁人,嫁妆凑齐了没?凑不齐,就把你那玉佩卖了。”

“你先別怨我,门外口有个落水的人,我给救了回来,帮我搭把手。”

“救人,救人!做好事又没好报,这些年借出去的钱,哪个傢伙还你了……”

陈氏一直骂骂咧咧的,手上的动作却也一直没停过,帮这书生扒了衣服,擦了身子,把湿衣服放到外边去晒。

她做裁缝活儿的自然清楚,那些衣服绝非普通人的財力可以企及。而且那箱子里都是书,看起来也是个文人。

她用胳膊肘顶了一下丈夫:

“这人看上去有些身份。”

“救人最重要,哪管这些有的没的。”

陈氏揪著朱云霞的耳朵:

“哪次从海上救人,我耽搁了。人命关天,不看身份。说啊,你倒是说啊。”

“娘子,没有的事。就是你这刀子嘴能不能收收,外人听到,我多蹩脚。”

朱云霞也是颇为无奈,没想到这身体生前还是个妻管严。

“確实对你凶了些。”陈氏低头在口袋里摸出一些钱,“去请个郎中,別误事了。”

郎中请回来后,开了几服药,那书生也慢慢好转。

可这书生除了记得自己叫赵书文,记得自己的那些学识,其他一概不知。

赵书文四体不勤,时常闹出笑话,给这闭塞的小渔村带来了欢趣。

他在这里也待久了,渔民也將村里的空房给了他,他开了学堂,学费也低。

渔民们也不用把孩子送到其他岛的私塾,就跟著赵先生学起了文化。

朱云霞看著自己儿子在里面用心念书,不由得感到心安。

一转头,他皱起眉头,自己姑娘居然亲自过来给赵先生送饭。

虽不是本人,心里却不是滋味。

嫉妒?敌对?失落?

朱云霞说不上来。

安心的感觉被不安取而代之。

过去好些时日,一直风平浪静。

这么长时间,全村的都出海都收穫颇丰,其更是以朱云霞为最,捕获到了不少难得一见的珍稀鱼获。

陈氏每天都喜笑顏开,三句话不离他那个能干的丈夫。

赵书文与秀儿更是日渐浓情蜜意。

全村人都看得出来,这俩人要成了。

这倒也多了不少想混喜钱的媒人。

结亲的前一晚,那玉佩忽然亮了。

朱云霞心有所感,去往赵先生那里。

“岳父,这么晚了还没休息?”

“你不也一样吗?明天都大婚了,还不好好去休息。”

“快了,这里还有几个小孩的功课,我弄好了就去休息。”

平平无奇,无事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