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栽赃陷害(1/2)
南宋嘉定元年,赤城山。
浙东大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阿福,米缸又空了。”囡囡拿著瓢,却发现里面一粒米都没了。
阿福跪在娘亲面前。
娘亲的脸上毫无血色,灰濛濛的,肚子却胀如累卵。
阿福这才知道娘亲把米省下来给他们,自己天天吃著观音土。
他自然清楚得很,这种东西能顶上一时,最后却会活活胀死。
不到万不得已,谁会碰它。
眼看娘亲眼皮都要撑不住了,阿福伤心不已,泪如泉涌:
“孩儿,別哭,娘还有钱,你去买些米,和你妹还能挨上几日……”
还未说完,她便撒手人寰,死前一直指著一个地方。
阿福干得连眼泪都挤不出,想找人安葬都找不到。
饥荒中没人会白出力气。
“阿福,趁还活著你家囡囡和我家阿才,换一换。”
形容枯槁的李氏抱著自家饿得昏睡过去的三岁娃娃来到他家。
“不可能!”
阿福知道他什么意思,这易子而食可不是史书上轻飘飘的那一句话。
“你娘就是不肯才……”
“关你什么事,滚!”
他直接把邻居李氏赶出了门。
阿福拿上最后几十个铜板,想把囡囡藏起来,最后还是带著囡囡出了村。
路上到处是没有入殮的尸体,老鸦、野犬肆意啃食著,无人管管。
还有些人用一种盯著阿福手边的囡囡,阿福感觉一阵恶寒。虽说身子也不太好,他还是抱著囡囡赶路。
阿福担心了她一路,好在自己还是个十多岁的小伙子,没人拼命。
活人都不行了,管死人呢。
“怪不得书上说,仓稟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城里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个个无精打采,一看就知道没吃饱饭。
但好歹城里偶尔还有富商施粥,他们日子还算过得下去。
“把囡囡放下来吧,我可以自己走。”
他俩手牵手来到米铺前,前面里三层外三层围成了圈,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不是四十文一斤吗?”
“唉,这位客官啊,你有所不知,这是前天的价格,这几天呀,粮食短缺昨日就標价到了五十文。”
“那算了,给我来四斤吧。”
“好嘞……”
“慢著……”
米铺子的大掌柜来到了人群后面,喊了一声,人群也为他让开一条路。
“我刚刚去了其他铺子,大家都没有多少米了,就剩我们家还有些余量。”
“大掌柜,又涨,你怎么能这样?”
最前面那个买米的仁兄不由得抱怨起来。
“多多见谅,多多见谅。小二,这位兄台来得早,还是给四斤。”
李掌柜拍了拍自己的肚子,似乎觉得自己很大度的样子。
“其他人按七十文一斤来算。”
“好的,大掌柜。”
后面的人怨声载道,却也只能捏著鼻子接受这个价。
谁料,还不出半个时辰,阿福刚来到前几个,二掌柜又从后面出来了。
他出来双手揖礼,对著各个顾客说道:
“不好意思啊,刚刚收到消息,前方战事吃紧,米价按一百二十文一斤来算。”
话毕,眾客譁然。
这已经不是暴利,而是赤裸裸的抢劫。
人群开始闹事,不只是爭吵,甚至是人群和伙计都打起架来。
此刻,朱云霞的意识才占据主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