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泥地里的草知道都什么时候折腰(1/2)
鶯儿没听出来朱先安话语中的苦涩。
她觉得,只要朱大哥哥不嫌弃姑娘的千层香酥饼就好。
她长舒一口气,恭维谦虚道:“也是,是朱大哥哥给的麵粉好,油也放得足......”
她见识不浅,姑娘见识就更广了,毕竟是专门训练出来的。
可是,她们两人都未曾见过那般洁白似雪、细腻如女子肌肤的小麦麵粉。
她迟疑了一下,糯糯道:
“我家姑...奶奶只会做香酥饼。若是朱大哥哥,朱大哥哥喜欢吃,我再求我家奶奶做。”
一句话说完,耳垂红得似乎要滴血一般。
朱先安对鶯儿在他面前羞涩脸红,倒也不奇怪。
毕竟她已经十六岁了,还一个人跑到他这个外男的屋里做事,能不羞涩脸红才怪。
要不是鶯儿主僕生活困顿,活不下去了,她根本不可能来自己一个外男院里打工赚银子补贴家用。
朱先安也没在意鶯儿姑娘的异常表现,更没有对鶯儿口中的“奶奶”二字產生疑问。
元末乱世都未曾终结,称呼上乱得很。
他不懂也很正常。
朱先安没有说谎。
101看书 101 看书网藏书全,101???????????.??????超靠谱 全手打无错站
隔壁夫人的香酥饼,確实好吃,层次分明,褶子纹路细腻,一口下去,软糯脆口,唇齿留香。
只是刚刚他心有忧虑,胃口不太好,也因为考虑到鶯儿还未曾吃过,故而留下了些。
“今儿我要早点出门办事。食盒后面放了二两银子,中午你去外面多买些牛羊鱼肉,再挑些蔬果菜品,估计傍晚时分我要请人吃饭,你早些准备好菜品!席面回来做也来得及,但得提前烙些烧饼,量要大一点,就七八个人的。”
朱先安一边吩咐,一边略显生涩地戴好四方平定巾,將头上的短髮遮起来。
“银子估计还有剩余,就先放在你那里。”
“奴婢记清楚了!”鶯儿姑娘微微欠身,对朱先安的大方和信任感到很开心。
她倒也没觉得朱先安短髮有什么奇怪的,只当朱先安之前因为疾病或者其它什么缘故剃了头。
“哦对了,席面给你家奶奶也送一些,就说我感谢她將你使来帮我操持家务。到时你一併送去你家奶奶那里,你也尝尝菜新不新鲜。”
“奴婢多谢朱大哥哥!”
朱先安细细叮嘱,这些事情很杂,耗时耗力,鶯儿一个人可能要忙活大半天。
不过,他很肯定,隔壁那位夫人不会坐看鶯儿一个人忙活的,估计等他出了门,那位夫人也要过来搭把手的。
朱先安见鶯儿记下来,冲她点了点头,隨即转身回到屋里,拿上了准备好的行李。
一个小包袱,一把防身用的小短刀。
包袱里放著昨夜才拿到手的崭新黄册,里面记录著朱先安的身份、籍贯、样貌、居住地址、是否认字等基本信息。
当然,包袱里还放著一两白银,以及一些铜钱,以防万一。
铜钱有宋钱、唐钱、大中通宝,还有些是京城宝源局铸造的洪武通宝。
这大中通宝是圣上还是吴王的时候,就铸造的钱幣。
之所以不用大明宝钞,而是携带银子和铜钱,倒不是宝钞不好用,或者什么贬值之类的。
实在是因为现在世面上还没有大明宝钞,这玩意儿是在洪武八年三月才被印製出来,还早著呢。
如今正被人盯著,那隨身空间就绝对不能暴露出去,这是取死之道。
將包袱掛在胸前,將短刃別在左侧腰间容易拿的位置,隨后用领摆將其遮住。
出了正屋门,朱先安径直来到在小院內静静等候著他的鶯儿面前,温声吩咐道:
“今儿会比较忙,中午我大概回不来了。怕是要辛苦鶯儿姑娘了。採买回来后,你切些肉,给你和你家奶奶炒两三盘菜,算是我谢谢你们的!”
朱先安朝鶯儿拱了拱手,算是谢过她。
也不等她拒绝,便又笑道细细叮嘱:
“如今天气热了,肉不经放,菜也容易坏,挑的时候千万仔细些。若是买不齐全,也早些回来,不够再去买也来得及。放坏了,浪费就不好了。再说了,你吃饱了才有力气给我干!”
鶯儿眼眶有些发红,她頷首擒泪,也不敢让朱先安瞧见,“奴婢谢过,谢过朱大哥哥!”
自她记事以来,除了姑娘外,没有任何人对她如此关爱过。
灶房里的柴烟更熏人了,有些酸涩,又感到莫名开心。
朱大哥哥看似在打趣她,但她心里明白得很,这是朱大哥哥故意照顾她,照顾她和小姐的面子。
这年头,哪怕是在京城应天府,牛羊肉、新鲜果蔬都不是普通百姓能吃得起的。大军征战,市面上的肉食价值一直居高不下。
她和姑娘虽然是龙江提举司副提举的人,说出来在整个珍珠巷,乃至於附近几个巷子,都是倍儿有面的事情。
但其中內情和苦涩,怕是只有新来的朱大哥哥不懂了。
男主人家的一点光没占到,反而因此被主母记恨,惹了一身骚。
主僕二人竟沦落到典当衣服,给外男打工赚钱度日的境地。
朱先安虽不知其中內情,但他也清楚邻居家两个女人的日子不好过。
他假装没察觉到眼前少女声音中的异样,反而若无其事地抬头看了看天色。
快要天亮了,该出门办事了。
似想起了什么,朱先安认真道,“等天色大亮后你再出门吧,外面也不太平。”,一边说著,他一边往茅厕那边去牵马。
“奴婢晓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