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参与国家重大项目【求订阅】(2/2)
这次的大型水压机项目,自然要鼎力支持。
随后沈长林继续说道:“有几位同志我还不熟,先互相认识一下吧,我是沈长林,一机部机械学院的副院长,对机械动力和机电等等比较了解.”
在沈长林说完后,其他人也相互自我介绍了一番。
等周志强说完,屋内其他人对周志强都有些侧目相看。
年轻、能力强,单单这两点就足够他们多看几眼了。
而且费云志刚才还有些力捧周志强,加上前段时间小型拖拉机在广交会上取得的荣耀,让其他人不会怀疑周志强的能力。
小型拖拉机的成绩,让一拖这个大厂有点丢脸。
有老毛子的拖拉机参照,还有一众相应的人才和物力支持,结果研发仿造还出了问题,让大发机械厂这个小厂也抢先了名头。
至于大发机械厂其他技术员他们肯定不会觉得是那些人主研小型拖拉机,一定是周志强的功劳。
不然组织是不会让刚毕业没两年的人当上科长的,这短短两年内提升了七级。
相当于一年升三级半。
而且费云志这位教授还力捧,费教授他们了解,不会为了提携后辈就在这方面说假话。
等会议室内所有人都相互认识了解后,蔡司长开口道:“各位同志,部里给你们准备另一处地方,配有助理和小食堂,如果有什么需要还可以提出来,
接下来那里会作为你们的初步办公地点.对了,接送问题也不用太担心,如果太晚的话,部里的司机也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不把这些主研人员的需求处理好,接下来怎么好让他们专心研发。
研发地点的办公室也是专门跳远的,地方大,办公桌多,而且也有很多工具。
研发大型水压机没那么快,确立项目后,接下来就要选择研发方向。
现在他们的中小型水压机,是老毛子支援的,但是老毛子不会支援他们六千吨以上的水压机。
下面最好的方向,就是根据老毛子支援的中型水压机,来分析研究出适合国内自己的大型水压机。
按照沈长林的计划预估,他们要在一年到两年内攻克设计实验和模型优化,并且要拿出一套合格的设计图纸。
大型水压机单单零件可能就要上万个,这不是一个小的工作量。
不过图纸不是问题,这次又不是一个人画的,如果他们需要,可以找十个甚至二三十个技术员来绘制图纸。
只要确认一个完美的设计思路和结构模型,那接下来的道路就顺畅多了。
这个项目的难处就是确认研发制造方向,他们能参考的也只有老毛子支援的中型水压机。
当然,这是第一天,不可能立刻就研究出什么来。
首要是收集国内现有的所有水压机的资料,以及使用年限和途中出现过的维修记录等等,总之所有和水压机相关的资料他们都要收集。
先深刻了解国内现有水压机的情况,接下来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研发。
六点钟左右。
周志强和沈组长说了后,便离开项目组办公室,在部委门口等严勇开车来接。
下午的时候他们几个主研便选出了组长,就是沈长林副院长。
反正怎么也不可能轮到周志强头上,所以大家选谁他就选谁。
蔡司长挂职副组长,但他不涉及具体研究,主要负责提供各种支持。
刚开始这段时间不需要特别忙,也不至于要第一天加班加点。
所以周志强便跟沈组长说他打算回一趟厂里,要教学徒工技术。
沈长林还仔细问了一下,知道周志强有八级车钳两种技术后,惊讶的拍着他肩膀说,改天一定要见识一下。
知识研究人员的想法,最后也要靠工人来实现;他们是大脑的话,那工人就是双手,组合起来才能发展工业。
但周志强一个人就有‘大脑’和‘双手’,这就让沈长林有点震惊了。
八级工的技术真要看天赋,对各种机器的了解要看后天的积累,但是手稳很吃天赋。
周志强年纪轻轻的有八级工技术,让沈长林疑惑又好奇。
“周科长。”
出来后,周志强很快便发现冲他招手的严勇,于是赶过去开门上车。
严勇坐上车后,一边启动汽车,一边问道:“周科长,今天辛苦了吧?我直接送你回家吗?还是回厂里?”
“去厂里吧,麻烦你了,等会回厂里还要加班。”
周志强想了一下后,继续说道:“严同志,明天就不用接送我了,接下来我就要长时间在部里干活,骑自行车更方便。
这事严书记也知道。”
严勇一听严书记知道,便不再坚持的说道:“行,那我今晚得送完,您没骑自行车,还是坐车回去好。”
周志强笑道:“对,今晚送最后一次就行。”
回到厂里后,周志强先去食堂吃了晚饭,随后才向五车间走去。
等他来到五车间还被惊了一下,今天和昨天相比,多了十来个人。
最后一清点询问,有十一个人是二车间和七车间的,他们听朋友说晚上留在五车间能学到技术,所以便来了。
周志强也不能把人赶走,便让他们留下跟着一起学。
不过他倒是有点担心明天,这要是一天增加十几个,终有一天他会成为全厂所有学徒工的师父。
而且五车间也容不下那么多人。
要是来学习的学徒工持续增加,那只能分天、分批次的教了。
周志强觉得他也应该想好备用方案,万一哪天他在水压机主研项目组那边有事要忙,也得有人替他教这些学徒工。
‘毛永锋师傅吧,他算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周志强在心中想到,决定找个时间跟毛师傅谈谈,然后把这件事跟厂长说,敲定成为常例!
第二章,求月票!
等会还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