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岳父岳母的消息(2/2)
“这么神秘,咱俩还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
周志强接过信件后便躺在床上,借助床头前的灯,抽出信件看了起来。
岳父的字还是很工整的,周志强看信也快,一目十行的很快便看完了。
“就这事啊,你绷着一张脸,我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呢。”
周志强笑着说道:“妈带孩子回来不是正好,以后博才也有个哥哥照顾他,而且家里有人看着,你以前不是老想着这些。”
“我哪有绷着脸.”
郭玉婷心中不好意思,嘴上死活不承认的说道:“我刚才是在想咱们是不是要搬回去,到我之前住的那屋里
那边就是靠着厨房,平时油烟味可能比较重。”
周志强摆手说道:“哎,这算什么事,我哪天休息的时候,把厨房改一下不就行了。
而且搬回去也没什么,就一个睡觉的地方,咱俩整天不在家,在乎这个干什么。”
“你那屋就算小了点,难道连一张双人床都摆不下吗。”
“你说的也是。”
郭玉婷被周志强这么一提点,顿时便有点想开了,感觉自己刚才钻牛角尖里面了。
郭玉婷随后又说道:“你说妈怎么突然想回来呢?”
“肯定是为侄子考虑的,别的不说,爸对孩子的教育还挺看重的,他肯定希望后代都有学上,然后考大学.”
周志强说到这里的时候停了一下,随后目光看向自家妻子。
她是高中生,听说当初岳父逼着她学,才能把高中上完;之后的大学怎么也考不上,才给她找的工作。
郭玉婷察觉到周志强的眼神,顿时不好意思的拍了他一下,说道:“别看我,你继续说。”
“西北那边虽说正在建设,但学校估计不怎么好,爸让妈带着咱侄子回来,可能也是考虑到以后的上学问题”
而且大人吃苦容易,忍忍就能克服,孩子就有点困难了。
谁家大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跟着吃苦的,尤其是在有能力让孩子过得稍微好一点的情况下。
岳父去那边也有三年了,周志强的这个侄子,也快到了上小学的年龄。
要是在西北那边上学,教育肯定跟不上,郭林华虽然是教授,但他可能还真抽不出时间来教孩子。
“这周末我要是有时间的话,就把那屋子收拾一下,过年前放假前咱俩就搬回去。”
郭玉婷闻言后点头说道:“行。”
等到了周日这一天,往日的话如果不特意陪儿子外出玩,周志强都会在家里忙新机床的技术图纸。
今天周志强在吃完早饭,便开始收拾郭玉婷之前的房间。
这屋子确实不大,放个双人床,再加个柜子和桌椅,差不多就能将屋里塞满。
前院的屋子也能空出来,以后等儿子长大了,让他住前院.后院能住的房子着实不多了,如果拆了书房,那就能隔出来三个房屋。
当初郭林华这位岳父,把书房修的是真好。
打通了三个房间,里面放了好几个书柜,而且光照充足,绝对是个居家看书办公的好地方。
周志强都不太想动这个书房,等周博才长大了让他住前院,都不太想动。
而且岳父留下的书房,这四合院也不是他的,乱改不好。
上午的时候,赵田栋和吴小军过来,知道周志强今天要买家具、收拾房屋,所以都过来帮忙了。
有人帮忙,收拾的就快多了。
周志强还去信托商店买了一个比较新的床头柜,这样才算将他和郭玉婷的厢房给收拾出来。
等干完活差不多也到中午了,周志强便留吴小军和赵田栋两人在家里吃饭。
帮他搬了一上午家具,还打扫屋子,总不能让人就这么回去了。
两人一开始还推辞,但周志强一锤定音,他们俩便都留了下来。
毕竟关系很亲近了,周志强忙的不着家的时候,家里的面的力气活和其他事,都是吴小军和赵田栋两家帮忙干的,算是互帮互助。
周志强家现在吃的也不是特别好,就是掺了一点白面的二合面馒头,还买了一两肉,炒了两个菜。
他们很早就不敢放开吃了,年后梅秀雪这位岳母还要带孩子回来,周志强家里要省着点。
“志强哥,今年过年你回去吗?”
吃饭的时候,赵田栋忽然开口问道:“咱们乡现在应该是公社了,三河公社的书记来我家问我爷爷,让爷爷他问我再转问你问你今年回不回去过年。”
“我回去做什么,那边连我的家都没有。”
周志强听完后摇摇头说道:“田栋,住你家倒是可以,但我不知道回去要干什么?
而且我岳父岳母今年回来,今年得在城里过年;三河公社的书记让我回去干什么?没说吗,总不能只是想着见见我吧?”
“我爷爷说.好像公社过得挺不容易,又知道你现在是城里大厂的副厂长,所以想问问你.”
赵田栋连忙说道:“志强哥,爷爷说公社书记大概是想求你们厂帮忙,你要是觉得为难,那就当不知道这回事,我爷爷那边顶着”
“我们厂是机床厂,和公社也不搭边,没什么工农互助的项目。”
周志强没有说直接不回去,三河公社和他也没什么恩怨。
“我改天打个电话问问吧,要是力所能及,那我就帮一下,要实在没这个能力,那我也没办法了。
毕竟之前我也在三河公社生活过,有我能解决的困哪,帮一下也没关系。”
周志强说完,又开口问道:“田栋,红旗村怎么样了?今年的收成依旧不好吗?”
赵田栋摇头道:“不太好交完公粮后,村里依旧有不少口粮缺口,我爹带大家去砍柴了,但忙活一个月,能换到的粮食也不多。
我每个月能帮趁着点家里,其他人家就有点.”
第二更,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