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以后要当周老师了(1/2)

第186章 以后要当周老师了

安置好清大的伺服电机小组后,周志强又就数控机床的电机驱动跟他们聊了一会。

清大团队负责的项目组,是周志强最不用担心的一个。

之前便有成功经验,只不过电子管的数控系统太不经用,而且清大于教授等人的研发能力不容小觑,聊完后周志强感觉他们可能会是最快成功的小组。

和于教授等人聊完,周志强在厂里也没有多待。

将后续照顾团队的任务交给刘主任后,他便让保卫科安排的司机,送他去一九零厂。

到了后,门岗保卫处打电话通知了一下工厂办公室,没多久一九零厂的刘瑞光厂长便亲自出来。

来到工厂门口,刘瑞光连忙上前不好意思的说道:“真是抱歉,周厂长,让你等了这么久。

刚才我去拿通行证了,下次你们把这个放在车上一个显眼的地方,或者司机拿着直接出示,这样我们厂的保卫科就不会阻拦了。”

“麻烦你了,刘厂长。”

周志强接过通行证后看了一眼,一张硬纸,但是上面有好几个盖章,还有厂长和保卫科的签字。

和他知道的车载通行证差不多,周志强在看完后,便将一九零厂的通行证交给司机。

让他好好保管,这段时间可能会经常用到这个通行证。

刘厂长开口道:“周厂长,我带你们进去吧,成辉同志不是不来接你。

他开完会回来后,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有的时候我都怕他们这伙人生病或者什么.”

刘瑞光也算是帮赵成辉解释了一下,不过周志强完全不在乎谁来接他。

要是这么小心眼,那他在这个时代也太格格不入了。

周志强闻言后笑着说道:“确实要提醒赵副厂长一下,专注研发是好事,但要是身体生病了反而会耽误研发进度,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要不说呢,周厂长,到时候还要你来提醒成辉同志他们了,我说话他们完全不听。”

刘厂长拍手说道:“你们都是搞研发的,你说的话成辉同志他肯定听。”

“行,我到时候找机会劝劝他。”

周志强说完,随后便跟着刘厂长一块向一零九厂里面走去。

他上次来这里参观过,但并没有仔细看,只是去实验室转了一圈。

一九零厂是中海院批转,四机部专门成立的直属大厂,专门为计算机提供十几个品种的合金晶体管以及半导体元件。

不过厂里的生产线好像不多,周志强跟着刘厂长在厂里转了一圈,总共就看到三条生产线,生产效率太慢了。

“刘厂长,咱们厂里就三条生产线吗?这生产效率有些低吧?”

周志强好奇的问道:“我听说咱们厂主要供应计算机需要的半导体元件,不过这个生产效率”

恐怕供应计算机的制造都有些困难,要是等硅晶圆片生产出来后,恐怕一九零厂也挤不出来多少生产任务给第二机床厂。

毕竟计算机关系到两弹和卫星研发,肯定是最优先级,他们数控机床项目和两弹抢不来任务。

“没办法啊,我的周厂长。”

刘厂长叹口气后指着生产线,对周志强诉苦说道:“你也是搞技术的,你看看咱们的生产线主要靠什么?

人力为主,其实生产机械还好说,要是申请的话,肯定能申请到一些,但没技术人员也不行啊。”

“我们厂的一个技术骨干精英,一天能生产两百个、成品合格率在四成以上,就算合格!那都是厂里的宝贝人员。”

周志强闻言后不由咂舌,随后便皱起眉来,他还想着以后在满足国内的数控机床需求,通过大量出口数控机床来奠定第二机床厂成为亚洲第一机床厂呢。

要是被生产效率制约住,那会大大拖累发展速度。

周志强思索后说道:“这件事得跟领导提一下,我改天跟着学一下,如果可以的话,等我学会了还能当个老师,然后教出来一批人。”

“周厂长,这可是个技术活,能学会、学精的人可不多”

刘厂长劝周志强的时候,那眼神根本是在说‘你放弃吧,技术和科研是两条道路,玩不转的。’

“成辉同志也知道半导体晶体管的生产流程,他也试过,不过成品率嘛.”

在说起赵成辉这位工程师以前的事,刘厂长差点没笑出来。

就差直接说赵成辉同志除了浪费材料外,什么忙都没帮上,还被技术工人嫌弃的事.仅限于生产晶体管这方面。

“刘厂长,我不一样,我学东西快。”

周志强脸上露笑的说道:“我不仅仅是五级工程师,还是八级钳工、八级车工和八级镗工”

第二机床厂里面那些加工流程,周志强都挨个试过,在了解技术后他很快便上手了,随后便用精准的控制征服了所有工人。

他没去参加考核,但厂里八级工干的精密活,周志强都能干,而且干出来的效果还是最好的一批。

‘或许下次考试,他也可以去考几个技术证书回来.’

周志强心中忽然想到,多几个技术证书也不会多给他发工资,但也能让他多一些荣誉。

以后儿子长大了,或者有孙子了,他也能拿出这些代表技术行业顶尖的证书,教育后辈。

加工流程和技术控制对周志强来说,根本不是难事,他大脑被强化过几次后,学习能力出奇的惊人。

“这么多八级工种技术.周厂长,你是能人啊!”

刘厂长震惊后,连忙赞美周志强道。

他可不认为周志强在这方面骗他,一个厂长和高级工程师,要是用这种一戳就破的谎言来骗他,那可太丢人了。

所以周志强说的,九成九是真的。

“那周厂长你到时候要是有想法的话随时来找我,我来帮你安排。”

“行,那麻烦刘厂长你了。”

周志强感谢说道,等他学会晶体管生产技工技术,就向领导提议补充人才。

现在根本没有半导体技术培育的流程,所有能用机械辅助加工的技术人员,都是靠老带新慢慢培养出来的。

第一没有学习渠道,相关专业的课程、教材和实验设备讲解都是一片空白。

第二就是没有学习的地方,光看书也不行,还需要实践学习。

但国内所有的半导体工厂,都是重要机密,平时生产都忙不过来,更别说专门空出一片地方来培养人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