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又来了新的任务(2/2)

打电话道谢的语气都十分诚恳,恐怕当时任局长说‘要不磕一个感谢’,对面说不定都会激动的磕一个。

“还有这件事?那过去一年真是辛苦志强同志你了。”

盛领导听到这句话后也有些不好说了,强制下命令吧有些不人道,不过换别人,国内一时间还真没有比周志强更合适的。

对机床十分了解并且有诸多研发成功经验的,细数下来就一个周志强。

自主研发改进了两个高精度机床,并且主导数控机床的研发,而且看了需求资料后,又三言两语说出重型机床需要解决和注意的问题.

“领导,重型机床的研发任务我接下了,不过能不能等我将数控机床的生产任务安排好后?”

周志强没让盛建辉和吴建宏两位一机部正副领导多为难,主动开口说道

“重型机床的研发任务,我应下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

不过领导你看这样安排改变一下行不行,等我这边数控机床项目圆满完成,并且把后续的生产任务安排妥当之后再去重型机床项目。”

说到这里后,周志强顿了一下,随后继续说道:

“如果这重型机床最终确认是为潜艇推进器服务的,那么配备数控系统的重型精密磨床几乎是不可或缺的选项。

否则,仅仅依靠工人老师傅们的手动修磨,质量和精度的一致性、可靠性都难以保证,成品率会是个大问题。”

会议室里没有外人,周志强也就直接点明了他对那份需求文件用途的推测——那严苛的要求,除了潜艇的螺旋桨推进器,似乎别无他用。

数控机床研发成功后还要进行长时间的测试,之后再安排生产任务,可能怎么也要五月底或者六月了。

这时候周志强也陪了家里人不短的日子,不算顾不上家。

听到周志强的话后,盛领导顿时笑着说道:“当然可以,这件事我答应了,数控机床也十分重要嘛。

等你那边忙完了再说,我也会向中海院的领导说一下的。”

吴副领导也跟着说道:“对,不过前期的事你也参与一下,调查资料、规划商议这些,你作为副总负责人也要跟着了解。

到时候让念军同志联络你吧,这个暂时决定让他和你负责,或许后面还会有其他人加进来分担你们的工作”

不可能事事都交给任立诚这位机床管理局的局长,他也有不少事要忙。

数控机床项目之所以主要由任立诚负责,是因为其协调工作多集中在四九城内部委之间。

而重型机床项目选址大概率在外地,涉及大量出差考察和与地方协调,这正是刘念军副局长所擅长的领域。

况且,如此重大的国家级项目,负责人的级别也必须足够匹配其重要性。

“行,我明白了。”

周志强说完,心里也盘算起规划来。

他已经在心中开始盘算如何更高效地利用时间,在保证数控机床完美收官的同时,为重型机床项目做好前期的知识储备和技术铺垫。

不过得等技术资料汇总过来后,让周志强仔细看一遍才行。

“对了,志强同志,对于数控机床怎么安排,你有什么建议吗?”

吴副领导喝完一口茶后问道,现在数控机床也快落地了,他们也该考虑之后的用途了。

至于数控机床在样品制造出来后会不会出现问题?

吴副领导和任局长都不会有这方面的担心,他们不了解其他,难道还不了解周志强吗?

其他方面说说笑笑的,但是在研发项目和涉及集体的事情时,谨慎的不像是一个年轻人,可以说是水泄不漏。

周志强的意见几乎可以用作标准的参考建议,直接提交给中海院都没问题。

“突然这么问我也不太好说,我就说几个可以适用的方向吧。”

周志强思索一下后才继续说道:“机床加工精度和稳定性还没做最终测试,但是按照最初设想的,精度不输于阿美的数控机床.

可以用在高精度的电子模具以及精密机械加工,国防和汽车这些都可以用到。”

“如果用在出口创汇的话也可以,现在出口数控机床的很少,小日子可能有这方面的想法,但他们还没付诸于行动,阿美也差不多,出口量不大.

不过国内对数控机床的需求也很大,如果年产量不到两千,那可能连国内都满足不了。”

大批量生产数控机床肯定要优先满足国内的需求,国内的工业生产效率提升上来后,才会考虑国外的。

而且出口创汇的话,也不单单可以出口数控机床,也可以出口轴承零件。

只不过数控机床属于一定会被其他国家和地区接受的产品。

盛领导开口问道:“第二机床厂一个月能生产多少?”

“这不取决于我们厂,要看一九零厂.不对,要看四机部能给我们厂供应多少集成电路数控系统。”

周志强摇头说道:“要是他们不限量供应,那第二机床厂没有其他生产任务,一个月有可能生产出三百二十台。”

现在第二机床厂就算没有扩建投资指标,他们每年也有两百多个招工名额。

而且现在的生产也磨合好了,以后的生产效率只会越来越快。

“生产效率也不慢了,这么说还要看四机部那边.等年后我跟他们聊聊。”

吴副领导说道:“秋季广交会的效果不错,用咱们国家先进的工业研发能力,也能敲开如今的外交局面。

如果数控机床研发成功后,可能还会尝试一番;等外交关系打开后,咱们国家获得的好处就更大了.”

单单一个外贸往来就能让国内收获很多了,还有国际声援、打破孤立局面等等.短时间看,可能看不到收益和好处,但长远的看那收益可就大了。

现在的外交部领导的目光,可不是他们能质疑的,这位的外交能力和眼光手段,说是当世第一也不为过。

周志强不会质疑,老老实实的执行任务命令就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