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怀柔公主(2/2)

此时,红衣女子足蹬鹿皮短靴,体態轻盈地跨上特製的矮马。她左手如抱婴儿般稳稳托起雕弓,右手三指轻轻扣住鵰翎箭,眼神专注而坚定。弓弦缓缓拉满,形成一道优美的弧线,她眉眼微眯,瞄准远处的靶心。剎那间,箭矢离弦而出,如流星般划破长空。紧接著,第二支、第三支箭也接连射出,三支白羽箭竟如流星追月般,接连钉入百步外靶心的同一处,激起阵阵木屑。

“好!“人群中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孩童们兴奋地蹦跳著,挥舞手中的柳枝;小贩们也纷纷放下扁担,加入到鼓掌的行列。此起彼伏的叫好声迴荡在什剎海畔,久久不息。安出王子望著红衣少女收弓时鬢角滑落的汗珠,以及她脸上自信而灿烂的笑容,不由自主地用蒙语低语讚嘆:“天上的鹰,地上的。“

令安出王子意想不到的是,那红衣女子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话语,她突然转头,一双明亮的眸子如星辰般闪烁,眼波流转间已锁定了他的位置。她优雅地翻身下马,步履轻盈地朝著安出王子走来,发间的白玉簪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宛如点点繁星。

“久闻安出王子殿下弓马嫻熟,今天可否一见雄姿?“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著一丝挑战的意味。安出王子心头一震,在他的印象中,草原上的姑娘们向来直爽泼辣,没想到汉家女子竟也如此落落大方、英姿颯爽。他欣然接过隨从递来的强弓,深吸一口气,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而专注。

安出王子张弓搭箭,屏息凝神,目光炯炯地锁定靶心。三支箭如连珠般飞速射出,第一箭稳稳地扎入靶心的红心,而后两箭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它们竟如穿针引线般,精准地命中了第一箭的尾部,箭尾的白羽相互交叠,在风中轻轻颤动,仿佛在诉说著射手高超的技艺。

围观人群先是一阵屏息,紧接著爆发出比先前更热烈的欢呼。有文人当场诗兴大发,高声吟诵:“胡弓汉月两相映,一箭穿云惊四座!”喝彩声、掌声交织在一起,將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待喝彩声稍歇,安出王子在与红衣少女隨从的交谈中得知,眼前这位英姿颯爽的巾幗女郎,竟然是当今大明皇帝朱高炽的堂侄女,沂州县主朱芸。朱芸微笑著解下腰间的汗巾,轻轻擦拭额头的汗水,隨后大方地邀请安出王子至岸边的茶棚一敘。

茶棚內,茶香四溢。茶盏中碧螺春裊裊升起白雾,氤氳了两人的面容。安出王子与朱芸相对而坐,从草原上惊险刺激的套马技巧,谈到中原博大精深的《武经总要》;从蒙古勇士的征战传奇,聊到汉家名將的兵法韜略。朱芸对《孙子兵法》中“奇正相生“的独特见解,更是让安出王子频频頷首,眼中满是欣赏与讚嘆。

隨著交谈的深入,两人发现彼此在许多观点上都不谋而合,仿佛相识已久的知己。日影西斜,暮色渐浓,安出王子终於按捺不住內心的情感,他郑重地將腰间祖传的狼牙雕佩取下,轻轻放在桌上:“县主若不嫌弃,这枚狼齿曾助我祖父猎杀过白额虎,今日赠予县主,以表心意。”

朱芸指尖轻轻拂过狼牙上斑驳的咬痕,感受著岁月留下的痕跡,脸颊不由得泛起红晕。她低头搅动茶汤,泛起的涟漪映出两人交叠的倒影,轻声说道:“殿下,我虽是宗室女,可婚姻大事……须得问过父亲。”她的话语中既有对这份感情的珍视,又透著一丝无奈。

当夜,沂水郡王府內灯火通明。当沂水郡王得知女儿与安出王子的事情后,顿时大惊失色,白髮苍苍的他气得浑身发抖,猛地拍案而起,鬍鬚都跟著颤动:“胡闹!那是草原上的王子,你怎敢……“

朱芸却毫不畏惧,她跪坐在青砖上,眼神坚定地望著父亲:”女儿与他谈论兵法骑射,他能听懂《六韜》,女儿也读过《蒙古秘史》,我们心意相通,这不是两厢情愿吗?“郡王望著女儿倔强而执著的眼神,仿佛又看到了她五岁时坚持学骑射的模样,心中五味杂陈。他长嘆一声,无力地瘫坐在太师椅上:“普天之下,能定这门亲事的……只有陛下啊。“

月光透过窗欞,洒在朱芸的红衣上,將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什剎海的荷香混著蝉鸣飘进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