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明军誓师·名將雄兵(2/2)

最先完成集结的是淮军与京师三大营。十二万大军在山西与直隶的边界扎营,帐篷连绵数十里,炊烟从无数灶台升起,在天际连成一片灰云。运送物资的车队络绎不绝,骡马驮著箭矢、甲冑、药品从四面八方赶来,粮仓的帐房先生们拿著算盘日夜清点,確保每一件物资都精准到位。

不到十天,辽东的一万精骑踏著关外的寒霜赶到。骑士们的貂裘还带著东北的寒气,战马的鬃毛上甚至结著未化的霜,他们刚卸下鞍具,便立刻投入到適应性训练中,熟悉关內的地形与气候。又过三日,河南卫所的三万士兵也抵达营地,他们带著中原的质朴,虽不如边军悍勇,却个个精神抖擞,手中的长矛擦得发亮。

洪熙十三年十月十九,张家口堡外的平原上终於竖起二十万大军的营垒。朱瞻基身披明光鎧,腰悬天子剑,登上临时搭建的誓师坛。坛前的“日月旗”被大风卷得猎猎作响,旗面的日月图案在风中舒展,仿佛在见证这庄严的时刻。

“將士们!”朱瞻基拔剑指天,剑身反射的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瓦剌也先犯我疆土,屠我百姓,焚我城池!今日我等聚於此地,当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他的声音透过风传到每个士兵耳中,带著不容置疑的决绝,“今日本將军出征,不退也先,不破瓦剌,誓不还朝!”

“不退也先!不破瓦剌!誓不还朝!”坛下二十万兵將齐声怒吼,声浪如惊雷般滚过平原,震得远处的羊群四散奔逃,连天空的流云都仿佛被这股气势衝散。淮军將士拍打著盔耳的“杀胡”二字,神机营的炮手握紧了引信,辽东骑兵的战马刨著蹄子,河南卫所的士兵举起了长矛,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北方,那里是他们即將奔赴的战场。

誓师完毕,朱瞻基走下高坛,翻身上马。张辅提著御赐金刀来到他身边,老將军的目光扫过整齐的军阵,对太子道:“殿下,兵甲已备,只待开拔。”朱瞻基点头,拔出佩剑向前一挥:“全军开赴宣府!”

號角声再次响起,二十万大军如一条长龙,向著宣府的方向缓缓移动。淮军的“杀胡”盔在阳光下闪烁,神机营的炮车碾过大地发出沉闷的声响,骑兵的马蹄扬起滚滚烟尘。这股凝聚了大明国力的洪流,正带著復仇的怒火与保家卫国的决心,奔向与瓦剌主力决战的疆场——一场决定天下走向的大战,即將在塞北的寒风中拉开序幕。

明军主力进驻宣府的那一刻,整座边城都仿佛活了过来。城楼上升起“平虏大將军”的旗帜,营地连绵至城外十里,炊烟与晨雾交织成一片壮观的图景。朱瞻基身著鎧甲,站在总兵府的沙盘前,指尖划过宣府周边的山川河流,目光锐利如鹰——这里將是与也先决战的主战场,每一步布阵都关乎二十万大军的生死。

“英国公张辅!”朱瞻基的声音在议事厅內响起,带著不容置疑的威严。

“臣在!”老將军应声出列。年过六旬的张辅发须皆白,却丝毫不见龙钟之態,鎧甲穿在身上挺拔如松,走路时虎虎生风,腰间的御赐金刀隨著动作轻晃,谁也看不出他已到甲之年。前几日校场试弓,他还能拉开七石强弓,箭落靶心时引得全军喝彩。

“你全权负责大军左翼。”朱瞻基指向沙盘左侧的丘陵地带,那里標註著密集的河谷与隘口,“三万河南兵、三万山西兵全部交你调度,务必在洋河以西构筑三道防线。”他的指尖在沙盘上划出弧线,“瓦剌骑兵善长穿插迂迴,你的任务就是钉死左翼,绝不能让他们从侧翼包抄主力,断我军后路。”

“得令!”张辅双手接过令箭,铜质令箭在灯光下泛著冷光。他躬身行礼后退回队列,腰间的金刀轻响一声,仿佛在应和这沉甸甸的使命。

“成国公朱勇!”朱瞻基转向另一侧的將领。

“末將在!”朱勇身披亮银甲,甲片上的云纹被打磨得鋥亮,他向前一步,声如洪钟,震得窗欞都微微发颤。

“你率两万辽东军为右翼,驻守龙门所至独石口一线。”朱瞻基的手指点向沙盘右侧的草原边缘,“其中一万骑兵作为机动兵力,隨时准备驰援主战场,切记保持通讯畅通,本將军的红旗令到,必须即刻出兵。”他稍作停顿,补充道,“再调拨两万京营精锐归你节制,加固长城隘口,用佛郎机炮封锁所有骑兵能通过的峡谷,確保右翼万无一失!”

“末將遵令!”朱勇抱拳应下,银甲碰撞声清脆利落。辽东军擅长在草原作战,京营则精於守城,两者结合正是防备瓦剌突袭的最佳配置。

议事厅內的参军们手持毛笔,飞速在沙盘上移动著代表各军的木牌:左翼六万兵马沿著洋河布防,木牌上插著红色小旗;右翼四万大军扼守独石口,木牌旁標註著火炮的符號;中军的位置则插著一面巨大的“平虏大將军”旗帜,代表著由朱瞻基亲自统领的十万主力。

朱瞻基看著沙盘上渐渐成型的阵型,指尖在宣府城的位置轻轻敲击。“大军主力与宣府守军匯合后,即刻加固城墙,修补垛口,把神机营的『大將军炮』架在四座城门楼上。”他的目光扫过在场將领,“粮仓要派精兵看守,水源地加设暗哨,所有通往城內的道路都要埋设拒马和绊马索。”

“殿下,瓦剌若迟迟不来进攻怎么办?”有参军忍不住问道。

朱瞻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也先后勤已断,河套譁变后粮草不足,他耗不起。我们只需守好关隘,等他粮草耗尽,便是我军反击之时。”他顿了顿,声音沉稳,“接下来……就看也先敢不敢来攻了。”

话音刚落,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斥候撞开房门稟报:“启稟殿下,瓦剌先锋已过野狐岭,距离宣府不足百里!”

朱瞻基猛地站直身体,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来得正好!”他抓起案上的令旗,对眾將道,“各军按部署就位,传我將令——紧闭城门,升烟示警,神机营进入炮位,准备迎敌!”

议事厅內瞬间忙碌起来,將领们接过令箭匆匆离去,靴子踏在青砖上发出密集的声响。朱瞻基走到窗前,望著宣府城头迅速升起的狼烟,又看向北方天际线——那里很快將出现瓦剌铁骑的身影,一场酝酿已久的大战,终於要在这塞北边城拉开序幕。沙盘上的木牌静静佇立,仿佛已预示著这场决战的走向,而朱瞻基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將决定大明与瓦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