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自此我派名墨门(2/2)

“主公,就算她们不来难道商方就不知道主公的老巢在哪吗?现在岐山凌霄阁內,主公的大名如雷贯耳尽人皆知,就连扫地的都能说出主公的身份来歷。当然嘍,那都是一般人都知道的事情,主公真正秘密只有商方自己知道。所以,换不换地方根本不是关键,关键是目前我们和商方只能是合作关係。最近,姬宜臼和申候姜寧正在联络商方,想请商方出面保护姬宜臼和申后免遭岐门卫的刺杀,商方似乎有意答应此事,不知道姬宜臼和申候付出了什么代价。”

“姬宜臼现在还能有什么拿得出手,不过是封官许愿罢了,很有可能是封商方为王,封地是以岐山为中心周围千里之地为其疆界,现在商方解脱了束缚,唯一的念想就是復国。姬宜臼也只有用这个才能打动商方。”

“主公说的没错正是这样,商方对姬宜臼提出的要求与他对主公的要求如出一辙,这或许算得上是商方的软肋。但这个软肋比不上找到商方的妹妹。”

“好找吗?有线索吗?”

“不好找,原来的岐门长老会被商方穷追不捨,不是自裁就是被杀,这帮人也够狠度,散伙之前把所有的资料全部焚毁,无从查起了呀。”

“慢慢来吧,功夫不负有心人总有一天会查到的。对了,那颗夺命珠是怎么回事,一颗玉石籽料能要人命?”

“那是岐门女刺的最后手段,看似是颗籽料实际上是用玉石粉末加工而成用力就可捏碎,捏碎之后里面的毒液渗出,只需一滴就可夺人性命而且无药可解,所以名叫夺命珠。女刺若是被擒结局比男刺要悲惨得多,很多女刺被逼上绝路不是当场自裁,就是偷偷地捏碎夺命珠,免得受罪。所以,一个女刺能把夺命珠交给另一个人,那就相当於把自己的命交到那人手中。恭喜主公,又多了一员大將。”

“原来如此,难怪那个蒙面女一见这颗夺命珠之后我说啥她都信。那两个蒙面女叫什你能不能告诉我?”

“主公,墨翟已经告诉你她俩一个是贏鈹身边人,一个是百里询身边人。主公若是还不知道她俩是谁的话,主公不如借来红菱的夺命珠舔上一口吧。”

“会死吗?”

最⊥新⊥小⊥说⊥在⊥⊥⊥首⊥发!

“死不了,就是舌头会变麻,需一天一夜之后才能恢復。”

“你们这些人,就喜欢故弄玄虚,这多耽误事。我跟你讲很多亡国灭种的事起因其实就是这么猜来猜去的不说实话。”

“主公所言颇有道理,那么墨翟就开诚布公了。主公啊,如今我也算是自立门户了,但是总是叫岐门不太好吧,还请主公帮我起个字號吧。”

“这还不简单,你姓墨你的门派就叫墨门。”

“好,好名字,从此以后我派就这叫做墨门!”

蒙义其实是隨口一说的,但是在墨翟重复墨门这个名字的时候,蒙义心中咯噔一下。

“墨门,怎么这耳熟?”

忽然间蒙义想起来了,墨门也可以称为墨学、墨家,在先秦时代和儒学同称显学,其创始人就是墨翟,后世尊称其为墨子。

墨子是中国歷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还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百家爭鸣的背景下,有“非儒即墨”之称。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墨家也是先秦时代唯一的有严密的组织和鲜明的宗旨的学派。墨家学派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其首领称为“巨子”或者“鉅子”,下代巨子由上代巨子选拔贤者担任,代代相传。墨门子弟必须听命於巨子,为实施墨家的主张,捨身行道。

被派往各国做官的门徒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寧可辞职。做官的墨者要向墨门捐献俸禄,做到“有財相分”。墨门鉅子要以身作则,实行“墨者之法”。在后来墨家聚徒讲学,身体力行,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

墨家与其他的学派的鬆散关係大不相同,正是因为有严密的组织,才使墨家有很强的战斗力。墨家学派的宗旨是“为义”、“非攻”、“兼爱”等思想,为此墨子曾率领其门徒奔走各国,积极实现其主张,不遗余力的反对各国之间的兼併战爭。

这种思想放到现在还是受到全世界人民普遍欢迎的,谁不希望和平呢。但放在这个时代就显得格格不入了,放眼天下,诸侯列国无一不是处心积虑的想要吞併其他国家扩大疆域,因此墨家的思想是任何一位国君都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墨家推广墨学的道路非常艰辛,很多时候是要付出生命和血的代价的。

列国之中受墨家影响最大还是秦国。秦陵出土的那些歷经千年依旧锋利如夕的武器,证明了当时用於青铜防锈的技术比现代镀铬技术早了两千多年。还有大秦武器的製作工艺標准化、製作流水化无一不是墨家学派的具体体现。所以说大秦能够最后横扫六国一统天下,除了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变法图强之外,墨家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墨家的贡献是可以和后来的商鞅变法相提並论的。

商鞅变法可以说是让秦国建立了法治思想,改变了旧的生產关係,军功授爵为普通人打开了成为人上人的道路,实现了强军的目的。而墨家是一直为大秦的富国强兵而默默地奉献的,大秦的將士们的鎧甲武器、农夫用的各种农具,生產社会中所有用的到的器具,还有那巍峨壮观的咸阳宫、阿旁宫、举世无双的万里长城等等,无一不是墨家心血的结晶。如果说商鞅变法武装的是大秦的头脑,那么墨家武装的就是大秦的双手,二者缺一不可。

只可惜,在秦孝公在位时,墨家正式被大秦收服,墨家也由此分裂,其兼爱非攻的思想因为受到后来秦王的压制而影响力越来越小。带到后来,尤其是在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並被汉武帝採纳之后之后,墨家学说就只剩下一本堪称包罗万象的著作《墨子》。但这本堪称华夏科技启蒙的神书,却並不在后代读书人耗尽精力苦读钻研的四书五经之內。自汉以后,绝大多数读书人只闻其名不知其详,这真是令人不禁扼腕嘆息。

想到这里蒙义才明白,原来大秦和墨家的渊源竟是从自己开始的。可是蒙义不明白,自己不是贏来也不可能继承君位,如果自己离开秦国呢,那墨翟肯定也会追著自己迁往別处,那后来的秦王是怎么跟墨家扯上关係的呢?难道是因为,玥贏?

想不明白就不想这是蒙义一直尊崇的习惯,他对因为有了字號而略显激动的墨翟说:“既然开山立派了,也別叫什么门主了,太俗,今后歷代墨门首脑一律称为鉅子吧。”

墨翟:“好,就依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