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出门,买菜。(1/2)

“今年退税我退了一万一,爽歪歪~”

“每年3月份退税的时候都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感觉像是捡钱了一样,突然得到一笔飞来横財。”

“好不容易熬到退税的日子开开心心的点进个税,结果补了998,含恨离场。”

“能被补税也是一件好事,这说明你的工资高。哪像我连补税的资格都没有。”

“那我岂不是更惨?我连5000的起征点都没到。”

“別说了,別说了,实习大学生在线上班,工资1500,命比黄连苦。(o﹏o?) ”

……

退税???

竟然还有退税!!!

万朝观眾直接一整个震惊住了。

纷纷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看错了?朝廷把民眾的税收收缴上去之后,发现工资不足反而还会多交少补,没有私吞而是把多余的税收退还给民眾!?

这简直不可思议!

搁他们朝代,不是被充公了,就是被哪个官员给私吞了。

至於退还老百姓?想什么呢,今年没给你加税就不错了!

大明。

朱元璋看著天上的光幕。

自言自语。

“奢侈品税的目的在於调节贫富差异,促进社会公平……

嗯,奢侈品税,这个税收有意思,只针对富人收的税收款项吗?”

明朝建立之初,由於常年和蒙元打仗,又和之前的各路起义军爭相,朝廷的日子算得上是入不敷出,加上很多的钱都跑到了从元朝留存下来的奸商手里,国库里的钱几乎分文没有。

作为皇帝,朱元璋又气又恼,实在想从这些富商的手上搞点钱出来。

而这奢侈品税不就是个好理由吗?

富豪的特点是什么?

就是寧愿更多的钱也不愿意用次等品啊!

“传朕旨意,以后在明朝境內的所有珠宝、首饰、地契、乌木等等……凡是单一价格超过百两的,都要上缴价格的一成税收给朝廷!超过千两的上缴两成,超过万两的上缴三成!”

“但有知情不缴者,斩!知情举报者,赏!”

“……是。”

台下眾臣的回覆声迟缓了一些,甚至略带不满。

这下子他们以后买卖那些名贵字画古董可都得防著点別人了。

朱元璋刚刚吩咐完,身旁,朱棣突然开口。

“爹,儿臣也想到一个能够增加朝廷税收的方法。”

“你?你能有什么增加朝廷税收的办法?”

朱元璋侧目,面带不悦,自从这小子当了明成祖之后,朱元璋真的是怎么看他怎么不爽。

朱棣先问了他一个问题:

“爹,您知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存在著这么一个能大肆掠財。

令穷人望而止步,富人却流连忘返的地方?”

“?是什么地方?”

朱元璋被他问的一头雾水。

他现在是皇帝,都已经是社会阶层的顶层了。

可一时之间还真想不到朱棣所说的那个地方是什么地方?

“青楼!”

“什……!?”朱元璋愣了一下,刚想生气却又忍了下来。

等待朱棣继续说下去。

“爹,青楼的客栈几乎每天都人满为患,自古以来都是一个极其暴利的行业。

由於青楼女子出身贫寒,大多都是签了卖身契的,所以就算她们辛苦的工作可实际上赚到的钱大部分也都不归她们,而是被青楼的幕后老板给收走了。

只能靠微薄的收入一点一点的积累,赎身,既然这青楼的行业能够靠著此方法赚到那么多的黑心钱,那么我们为何就不向他们徵收高额的税收呢?”

“……”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之中,在思考这个方法的可行性。

经歷了一番冥思苦想后,朱元璋点了点头:

“棣儿的这个办法確实不错,这青楼的確是一个极其暴利的行业!

搜刮天下財富却不將此財富用之於民,朕不收他们的税,简直天理难容!!!”

听到这。

朱棣露出一抹淡笑。

自己的提议能被老爹的採纳令他很开心。

但下一秒。

他就被朱元璋的迷之操作搞懵了。

“朕不但要对青楼收税!朕还要亲自开一家属於朝廷的青楼!

这钱,不能只让那些卑鄙的富商赚了!”

“???”

朱棣张大了嘴巴。

他有想过自己的老爹贪財。

但没想过会这么贪財呀!?

而场下,原本寂静无声的百官在听到朱元璋要开一家青楼之后,眼前一亮。

已经开始期待什么时候能去光顾了。

……

“乘客您好,您的目的地已到达。”

“下车请注意左后方来车。”

现代时空中,正在刷著手机的刘斌忽然听到了一句萝卜快跑的语音提示。

回过神来。

退出视频软体。

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走了出去。

回到自己的出租屋,把在超市里买的零食饮料放到了桌子上,然后,便把自己丟到了床上。

累了。

没有了再继续刷视频的兴趣,直接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隨著他的闭眼,

古代天幕也在这时熄屏。

並且消失的无影无踪,如果不是眾人的记忆还在,他们或许还会以为那只是一场幻梦。

而凭藉著这些记忆,受到后世知识的传播,各朝各代也在发生著潜移默化的变化。

一些朝代开始发生变革,一些朝代开始模仿后世造物,製造出了更多实用且方便的发明。

……

……

……

大明,时间是天幕消失后的一个月。

某一处远离城镇的村落村头,正聚集著一群从来没有见过后世生活的百姓。

那直播现代生活的时空天幕,並不是在每一个时空,每一个地方都存在。

有些天幕只是出现在了一些朝代的主要城市里。

这就导致一些居住在偏远山村的古代观眾並没有见过现代人的生活。

只能听一个曾去城里,恰好看过天幕的人讲述他那一日的所见所闻。

那是一名年纪才二十出头的黑汉。

他坐在村头的树桩下,周围围满了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