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质问李世民(2/2)
说完,他不等李世民回应,便径直转身,一步,一步,沉稳地向殿外走去。
他的背影,在摇曳的烛火下拉得极长,像一头即將踏入黑暗,去狩猎的孤狼。
“砰!”
直到李承乾的身影彻底消失在殿门外,李世民才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猛地瘫坐回龙椅上。
他浑身颤抖,额头上冷汗涔涔。
前所未有的恐惧,如冰冷的毒蛇,紧紧缠住了他的心臟。
他输了。
在这场父与子,君与臣的交锋中,他输得一败涂地。
荆州城外,官道旁,临时搭起的粥棚前人头攒动,与其说是领粥,不如说是申冤。
一群衣衫襤褸、面带菜色的百姓將粥棚围得水泄不通,哭喊声、咒骂声、哀求声混杂在一起,像一锅煮沸的苦水。
“青天大老爷啊!求您为我们做主啊!”
“那姓黄的畜生,占了我们家的地,还把我男人打断了腿!”
“我的女儿……我的女儿才十五岁,就被他府上的管家抢走了啊!呜呜呜……”
几个官差手按刀柄,面露不耐,呵斥著往前拥挤的百姓,但收效甚微,积压的怨气如山洪,一旦有了宣泄的口子,便再难堵上。
秦怀玉站在人群外围,一身寻常武人劲装,腰间佩著长刀。
他原本只是奉太子之命,巡查荆州民情,却没想到撞见了这般景象。
他眉头紧锁,听著那些撕心裂肺的哭诉,每一句都像一根针,扎在他心上。
他本就是將门之后,自幼受的便是忠君报国、除暴安良的教诲,眼前的惨状,让他胸中热血直衝头顶。
“都让开!”
秦怀玉拨开人群,大步走到最前方。
他声如洪钟,带著不容置疑的威严,混乱的场面竟为之一静。
百姓们看著这个身材高大、气宇不凡的年轻人,眼中露出些许困惑和畏惧。
“你们的冤屈,本將都听到了。”
秦怀-玉环视一周,目光在一位抱著孩子、面容憔悴的妇人和一个拄著拐杖、浑身是伤的老者身上稍作停留。
他声音沉稳,带著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大家放心,太子殿下如今就在荆州!殿下仁德爱民,绝不会容忍此等鱼肉乡里、草菅人命的恶行!”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来了?”
人群中发出一阵骚动,绝望的脸上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大唐太子李承乾,那可是传说中的人物,是天家的储君。
“这位军爷,您说的是真的?”
那名老者颤巍巍地问,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期盼。
秦怀玉郑重点头:“千真万確。我乃太子殿下亲卫,翼国公之子,秦怀玉。今日在此,我向各位保证,定会將你们的冤情,一字不落地稟报给太子殿下!”
他从怀中取出一块令牌,上面雕刻著繁复的龙纹,正是东宫的信物。
“太子殿下说了,大唐的土地上,决不允许有任何百姓无辜受难!各位的状纸,我收下了!各位的血泪,殿下会亲自为你们擦乾!”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像一柄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压抑已久的百姓们再也控制不住,许多人当场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这一次,是看到了光亮的哭声。
秦怀玉收起一份份按著血手印的状纸,只觉得手中沉重无比。
他胸中的怒火,已经烧成了燎原之势,恨不得立刻就提刀衝进那太守府,將那名叫黄建忠的狗官碎尸万段。
东宫,书房。
烛火摇曳,將李承乾的影子投在背后的墙壁上,拉扯成一个巨大而扭曲的轮廓。
他刚从甘露殿回来,与父皇那场无声的交锋,让他浑身的血液都带著一种冰冷的兴奋。
一名身著黑衣的“罗网”刺客单膝跪地,头颅深埋,將荆州的情报一五一十地匯报上来。
“……秦將军已在城外安抚住百姓,共收到状纸三百一十四份,皆是状告荆州太守黄建忠贪赃枉法、强占民田、草菅人命之罪。根据我们核实,黄建忠在荆州三年,侵吞良田超过五千顷,强征暴敛,中饱私囊,其名下家產,已逾百万贯。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