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换种模式同意不?(1/2)

“沈先生,你可能不了解我们的品牌。我们知道贵公司的母公司连海市博大橡胶厂的客户之一是连海重工起重公司,这家公司是我们的主要客户!这些年对方每年都要从我们公司订购价值不菲的產品。”

“我们知道贵公司在这家公司的橡胶密封件供应商里面占比一直不高,如果贵公司代理我们的產品,我们可以帮助贵公司的一些產品走我们的渠道进入连海重工起重公司。”

“沈先生应该知道这家公司给的商品价格一直都非常高,沈先生的密封件產品利润率我们测算过,不超过百分之三十。”

“走了我们的渠道,贵公司產品的利润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中国有句古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为什么要为有限的利润而放弃更高的利润呢?”

事实证明霍夫曼这个人进入中国的时候做了很多相关调研,尤其对於中国一些表面文化的认识非常深刻。

这对於中国的很多初代目来说已经足够了,但是对於两世为人的沈浩来说,还是太低级了。

“霍夫曼先生,不得承认你对中国文化了解的非常透彻,知道我们很追求利益。对我们公司的调查也非常到位,但是我不妨告诉诸位,我们公司的重心歷来不在连海重工起重,而是在汽车行业。”

“这一点我们双方的利益是相互衝突的,所以我们没办法和贵公司合作。”

沈浩说著让人给几个人送上茶水,陆世鹏和孙敬军已经收好了笔记本,马上回去工作。最近松本长仪不断从本地日本工厂拉来模具订单,两人工作逐渐被拉满。

这种谈判之所以把两个人拉来,沈浩就是为了给两个人增加点信心。

“这个小老板不好摆弄啊,连德式都看不上,苑文杰经营公司的时候巴不得给这帮人代工,追著他们半年多毛都没捞到,还是沈老板有能力!”

厕所里面,陆世鹏激情澎湃,眼睛里满是星星。

“我看也是,这个沈老板岁数虽然年轻,务实!以前松本动不动就和苑文杰拍桌子,在沈总手下多老实?好好干,明年涨工资哈哈!”

放水完毕,两人赶忙回去下订单,现在公司所有的订单都必须经过两人的手,这是沈浩的硬性规定。

这是沈浩上辈子总结出来的经验,博大橡胶都是销售部一把说了算,技术部试製完事就可以跳出来忙別的,交给生產部。

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部门之间看似顺畅无误的沟通,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销售部万一改了订单,技术部原本的设计就可能出问题。

没有人比技术部更加了解装备的性能,一旦突然扩產,技术部必须提前做出调整,避免因为设备原因导致產品无法及时交付。

现在整个公司最忙的就是两个人,从模具设计加工到生產试製都得管,沈浩的人还没招上来,临时给两人加了伍佰元的辅助费用,两人乐此不疲。

“沈先生,我们是经过沈春平女士的朋友介绍过来的,他说您会有兴趣的,如果知道您没有兴趣我们就不过来了!”

看到沈浩始终油盐不进,霍夫曼貌似十分不满意的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