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拿下轿车產品第一单(2/2)
可是利润越来越薄,中国的巨大市场红利加上优质的工业能力,是对方一直想要藉助的。
考察了这么多家,高助理始终认为沈浩的弗斯特是最合適的,拥有最强的技术能力,高效的执行能力,沈浩背后还有家族强大的资金炼支撑,保证自已能够很快的完成產业转移和投射。
“高助理,您多虑了。我们是接受天津一汽丰田公司的邀请,前往天津一汽丰田开展联合开发会议。我们公司的部分產品被一汽丰田看中了,双方打算建立联合开发並且筹备研发中心,只不过这个过程比较漫长,刚刚达成一个意向。”
“我的团队还在首都和他们进行谈判,我们最近刚刚和福由汽车集团促成了合作,成了福由汽车公司的优质供应商,於总在首都和我们的总经理在跑这些事情,没有针对您的意思。”
“弗斯特从来不存在店大欺客的事情,有这种事情,您隨时都可以找我,您有我的电话。您想要合作,我们隨时都欢迎。但是我想高助理,你看是不是可以这样,您直接在我们这个生意里面拿提成。”
“我们公司直接给大禹公司供货,您以后每个產品我给您提一定的份额。我们看中的是这个资质,您家族做了这么多年的汽车行业肯定明白我的意思,这个比例我们是可以谈的。”
“最近我们也在和德国曼的代理商谈合作,初步我们已经达成了可以直供德国曼的协议,代理半年后代理商转变成我们的销售人员,您是不是也考虑一下这方面我们的合作了?”
大禹汽车虽然黄了,但是日韩企业几乎都一个鸟样。
韩国抄袭日本,车子更是。
只要给大禹供货的资质拿下来,沈浩下一轮和小林谈判的时候也好搞了。
沈浩上一次没和高助理达成协议,一方面是对方的付款方式真的无法接受,另外一方面就是沈浩也想拿到大禹的供货资格。
光是代理,沈浩不喜欢,做一辈子也只是做无双里面的画家,赚最底层的钱。
高助理嘴巴动了一下,想要拒绝,沈浩拿出一张列印纸,把销售提成按照小数比例写了出来,
上面的数字让高助理把后面的话全部憋了回去。
一到一千台,每台转向泵提成一元,过了一千台到五千,一元一角。过了五千到八千,一元两角。
一万以后,每台提成一元五角,过了五万台,每台提成一元八角。
高助理现在手里就拿著差不多六万台的订单,所以对方才会这么著急找供应商。
再说如果光是提成,那么仓储运输,运营所有成本都转嫁到了沈浩和弗斯特身上,自己能够拿到差不多十一万的纯利润,不用交税。
当然,还有一个高助理迫切想要解决的事情:实体。
对方家族准备代理的很多金主都在要求高助理证明实体存在,代理商並不允许掛名实体,如果高助理在沈浩这里领工资,那就另当別论了。
超过十家企业准备和高助理家族切割,自己解决了实体问题,那么在家族中的地位就能够水涨船高,想到这里高助理晃了一下酒杯。
“沈总,如果我和你合作拿提成,把大禹的单子给你,是不是意味著以后我有客户都可以带到你的工厂里面去。您不必担心,涉及到贵公司核心机密的部门,您打招呼我是不会带进去的。”
“如果您能答应我这件事,我想我可以接受你的这个条件,咱们各取所需,有一句话叫做互惠互利,您说呢?”
高助理说著喝了一口香檳,沈浩內心升起狂喜。
但是表面上,沈浩仍旧作出犹豫状,看看窗外,再看看对方。
“高助理,你將来一定是一个大企业家,这么苛刻的条件您真会选时候,我同意!这样吧,我让我的销售部长来这里和您签订合同,然后给您做一个简单的代理合同,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今天和小林的见面,是沈浩第一次正视汽车行业的现状。
对比二十年后的中国,当下国外品牌高於合资,合资吊打国產这是不爭的事实。
轿车吊打卡车也是一个根本无法忽视的大问题,说从低端走向高端,第一步就是跨过卡车和轿车之间存在的这道天然屏障。
沈浩无意间的一个举动终於促成了公司迈出眼前的第一步,所以当沈浩电话给於桂英的时候,
她马上结束了首都的履行,带著所有手续直飞上海。
顺道对方帮助沈浩给詹娜拉带了一份礼物,来自首都的稻香村糕点,大盒的那种。
沈浩托高助理带给张娜拉,今天是对方大喜的日子,沈浩没有单独和对方见面,毕竟扰乱別人家庭不是沈浩的目的。
“沈总,没想到你早就准备好了,厉害!”
大禹汽车破產之前排名韩国第二名,如果不是那次空前的经济危机,对方依旧是韩国数一数二的存在,获得了对方的供货资格,最起码在小林面前有资格平等对话了。
“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给家里安排吧,我们要招聘轿车领域的相关人才了。侯总主要还是集中在卡车方面,这年头想要做专业的事情,还得专业的人。”
“家里你和松本总经理配合好,最近我要出差,看好家!”
张娜拉的回礼到了,沈浩交给於桂英带回连海市,自己在上海呆了两天,一直到张娜拉的新生儿酒喝完,沈浩直奔无锡。
这次沈浩的目的非常明確:杨国强。
对方曾经是阜新厂的首席技术工程师,最近在和中兆航的竞爭中逐渐落於下风,再加上这一阶段更多的新人加入。
杨国强开始受到更大的排挤,主要领导也开始偏向更加年轻的中兆航一帮人,杨国强被派到驻无锡办事处。
很多国內的老板闻风而动,都在给杨国强开价。
但是习惯了家乡山水的杨国强並不想离开家,只是很少有老板愿意到东北投资,所以现在杨国强僵到这了。
“杨总,要不您就南下算了,真的可以的话,將来兄弟们投奔您去啊!”
都是杨国强的老哥们,一帮人弄点滷菜,坐在办事处不知道第几次喝醉了。
这两年阜新液压件厂忙著和连海市液压件厂竞爭北方卡车市场液压件的老大地位,几乎刺刀见红,加上合资品牌看不上阜新液压件厂的轿车產品。
整个工厂的风向都在变,阜新液压件厂很多曾经的骨干人员都开始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