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前往日本突击审核,准备收购(2/2)
森冈拿出自己的供货公司名单递给沈浩,全公司最大的核心就是ecu控制模块,有了这个沈浩心中就有底了。
所有的传感器也是这家公司提供,上面都有详细的供货名单,沈浩点点头交给於桂英。
“下一代技术,霍尔传感器方式控制的电动助力转向器,贵公司开始研发了么?昭和已经拿出了產品,在我们国家开始了路试,你们知道吧?”
八几年开始,昭和就在中国深耕,几乎跟隨了日系车在中国的所有辉煌,沈浩这阶段不断在匯总信息,脑海里几乎有所有的內容。
森冈和助手对视一下,也从渡边的目光中看到了希望的內容。
“我们有成熟的產品,但是没有官宣,因为市场客户的需求不是特別大。我们的很多產品实际上都是在国际市场上首发,然后返回国內来做的。我们是一个保守型的社会,尤其在工业领域。”
“沈先生,我希望你能够做好准备。我们公司的核心成员现在都是五十岁以上了,明天如果你能够说服他们,我们就可以深度合作完成下一步。如果你不能够说服他们,接下来我们的路很难走。”
想到自己手下们的保守,森冈也头疼。
来收购公司的团体不止沈浩一波,无一例外都被这帮保守的傢伙拒绝了。这次森冈前往中国也不光是去见沈浩一个人,而是见好几个人。
沈浩非常聪明的从足球和喝酒切入,让森冈措手不及。好在另外几家听说森冈公司的年龄结构,见面的时候没有特別积极。
“那我们明天见!”
面对森冈,沈浩並不担心。
保守没坏处,能够確保技术的持续性。这帮人是整个日本工业再次崛起时期的那一批人,工业造假在这帮人的手里还没有彻底开始,绝大多数人都保留著原始的工业习惯。
沈浩现在恰恰需要这么一帮人把这种精神传承到自己的公司里面,弗斯特公司,现在的核心研究团队,除了配方团队,丁或,剩下的都是引进吸收的工程师。
说白了能够抄明白,仅此而已。侯讯波的曲线设计从引入那天开始就有毛病,一直到沈浩找到了丁或,曲线才优化,在那之前国內的工程师不是没想过进行修整,而是不会,更不懂。
杨国强做的是小车助力转向泵,也是如此状態。
来收购森冈的一群人,无一例外都是那种赚快钱的土豪老板,没人愿意搞什么研发,来找森冈无非是看中了现有的公司產品而已,团队成员几乎都不想要。
沈浩和这帮人唯一的不同就是看中了这些研发底子,公司技术部当下招聘了大批的新人,沈浩特別担心这帮人跟王选成或者侯讯波几个人学习过程中。
学会了抄袭的本事,將来失去了深入研发能力,这不是危言耸听。
这就好比习惯了偷情带来快感的男男女女,没有人愿意接受婚姻的束缚,因为同样能享受一切,甚至不用负责任。
本来森冈想要送沈浩回酒店,被沈浩拒绝了。
“把他留下配合我们审核文件就可以,我们时间很紧迫,过几天欧洲的考察团会过来我们公司审核,还有一大堆事情。年前我们要拜访很多人,本来松本要过来的,现在走不开。”
“我们的五家公司现在还在积极的拓展业务和版图,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说句实话,我们看中的是贵公司的研发实力,我们要自己验证一下,您回去休息。”
“明天我们会进行深入的探討,明天见森冈先生。”
指著公司的文件柜,沈浩和森冈要求连夜审查,森冈和助手都很意外。
以前来评审的人都是谈判,扯皮,拉扯,从来没有提出过审核文件,还有人开门见山,买断这些產品多少钱。
“我身体很好,我也在这里,我比他年轻!”
森冈招呼助手一起配合沈浩开始审核公司的文件,作为一个传统型的国家,日本公司都有一个习惯,纸质保存文档。
任何公司,哪怕是重要邮件也必须有纸质文件进行存档,包括研发时候的重要计算资料。尤其这些年岁大,超过五十岁的研发人员,就连演算草纸也非常工整。
沈浩从產品设计图纸到研发核心资料一项一项审核,於桂英则主要审核的是销售资料,李晓飞则专门看帐。
“专业,他们的公司真的只是成立了一年时间么?”
看著喝咖啡熬夜的沈浩三人组,助手到吸菸室吸菸和森冈小声询问。
“沈浩的父亲做实业將近二十年,他是创办的自己的新公司,想要做更高品质的事情。他的人都很专业,而且他没有对自己的同事有暖味关係,你看出来了么?”
指著沈浩和另外两人配合时候的动作,森冈小声的和助手说道。
“看得出来,聪明人!二十几年的企业,文化是有的,我想我们明天不一定有结果,还要全体去一次中国,我们要全部参观一下这家公司。”
“这个公司的老总很专业,我很喜欢,如果他手下的人都和他一样,那么我们是可以合作的。现在中国的绝大部分企业都是令人討厌的存在,总是想要掠夺我们的成果,还想要给一个廉价的价格。”
“这是对我们工业精神的严重褻瀆,如果沈浩是这样的,我们是不会合作的!”
把手中的香菸抽的只剩下最后一点菸屁股,渡边雄一看看森冈。
从夜里十点钟开始,沈浩几个人连续审核,一直到第二天早晨六点钟,近三年的资料全审核完毕,沈浩给自己的双眼滴了一点眼药水。
“你们两个审核怎么样?”
把技术资料归位,按照標誌放回文件柜,沈浩目光转向於桂英和李晓飞。
“销售方面主要是集中在几个小的汽车品牌,有一部分產品是给斯巴鲁在我们国內的一款车型上面,数量不多,但是有认证。我们国內的几个合作车型也从这里做过进口,但是价格方面有一些爭议,还在沟通。”
“其余的主要集中在小型的汽车维修场所推介,他们做的非常好,全日本有八分之一的公司採用他们的產品,这是有保障的。”
於桂英匯总了这些年的所有数据,列印了一张表格递给沈浩。
上面清晰的记录了主流市场的现状,预期,还有一些可能开发的对象。三包市场,沈浩並不是特別关心,这个带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