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4 章 送上门的政绩(2/2)

没什么,一些工作上的调整和博弈罢了,还不至於让你老师我趴下。

伊春济似乎振作了一下精神,语气恢復了往常的几分力度,“这点风浪,还难不倒你的老师。

你安心在水又市工作,不要受这边的影响,抓住机会,把高科技產业布局好,这是正事,也是大势所趋。”

“我明白了,老师,您……多保重身体。”李毅飞知道老师不想多谈,便不再追问。

掛了电话,李毅飞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伊春济的话像一块石头投入他心湖,激起层层疑虑的涟漪。

中原省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让伊省长这样级別的领导都感到“不稳定”和“复杂”?

李毅飞深知,到了那个层面,所谓的“工作调整和博弈”,背后牵扯的力量和利害关係必定极其惊人。

他想不明白,但一种隱隱的不安感笼罩了他。

即便知道了真相,以他目前的位置和能力,恐怕也帮不上任何忙,只能是徒增烦恼。

李毅飞强迫自己將注意力拉回到水又市的工作上。

当前最重要的,是抓住青云科技主动递来的橄欖枝,藉此机会,加快水又市在高科技產业的布局。

李毅飞立刻叫来秘书孟子义:“子义,通知建明副市长、发改委星路主任、科技局、工信局主要负责人,半小时后到小会议室开个紧急短会。

另外,让招商专班的李敏组长也参加。”

“好的,市长,我马上通知。”孟子义应声而去。

半小时后,小会议室內烟雾繚绕(儘管李毅飞不怎么抽菸,但几位老烟枪局长还是忍不住点上了)。

李毅飞开门见山:“刚接到一个重要信息,一家实力不俗的高科技企业——青云科技,有意將他们原计划投资数十亿的智能製造產业园项目,转移到我们水又市来。”

此言一出,在座的几位局长眼睛都亮了一下。

数十亿的投资,还是科技含量高的製造业,这对任何城市都是极具吸引力的。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李毅飞环视眾人,“但也考验我们的准备工作和诚意。

金主任,你们发改委要立刻牵头,梳理我们市在土地、財税、人才等方面,能够提供给此类高科技项目的最优政策包,要具体,要有竞爭力,不能空泛。”

金星路立刻点头:“明白,市长,我们马上组织人手,对照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拿出一个『政策洼地』方案来。”

“科技局、工信局,”李毅飞看向另外两位局长,“你们负责研究青云科技的技术路线、產品方向和產业链位置,精准分析他们的需求,看看我们能提供哪些產学研对接、应用场景开放等方面的支持。

要让他们感觉到,来水又市,不仅能享受优惠政策,更能获得发展的沃土。”

“李敏,”最后李毅飞看向招商专班组长,“你们专班负责全程对接,等青云科技考察团过来,你要拿出我们之前梳理的优势產业清单和精准招商策略,做好全程服务和谈判准备,这个项目,我亲自跟进。”

分工明確后,眾人领命而去,会议室里只剩下李毅飞和刘建明。

刘建明递过一支烟,李毅飞摆摆手。

刘建明自己点上,吸了一口,才缓缓说道:“市长,青云科技这事……是好消息,但恐怕也会带来一些……额外的关注。”

李毅飞明白他的意思,一个从中原省“挖”过来的大项目,难免会引起张乾州书记乃至省里某些领导的微妙反应,可能会被认为是在挑战现有的招商格局或者“抢功劳”。

建明,我们做工作,首要考虑的是是否符合水又市的发展利益,是否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李毅飞语气坚定,青云科技是主动找上门的,我们积极对接,优化服务,是分內之事。

只要程序合规,阳光操作,就不怕任何关注。

当然,李毅飞话锋微转,带著一丝深意,“该匯报的程序,一步也不能少。

等考察意向明確后,我会亲自向张书记匯报。”

刘建明点点头,佩服李毅飞既有魄力又能把握分寸。

接下来的几天,水又市相关部门高速运转起来。

李毅飞亲自督战,要求所有准备工作必须扎实、细致、有针对性。

李毅飞甚至在一次內部討论中,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金星路说:“金主任,你们拿出的政策包,要是竞爭力还不如阴铁市当初给的,那我可要怀疑你的业务能力了。”

金星路听得额头冒汗,连连保证一定做到最好。

与此同时,李毅飞也並未放鬆对別的工作的督导。

他清楚,工作的好坏,將为他后续推动包括引进青云科技在內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提供更强大的背书。

就在李毅飞按部就班安排工作时。王总的的电话打了过来,王总在电话里笑著说:“毅飞市长,我们可是带著极大的诚意来的,希望水又市能给我们一个惊喜。”

“王总放心,水又市一定不会让您失望。”李毅飞自信地回应。

掛了电话,李毅飞站在办公室的全市地图前,目光深邃。

青云科技的到来,是他进一步打开局面,真正在水又市烙下自己印记的关键时刻。

所以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確保万无一失。

李毅飞拿起红笔,在地图上规划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位置,用力地画了一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