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我赵瑞龙可不是吃乾饭的!(1/2)

深夜时分。

號称魔都的天海。

外滩依然灯火迷离、繁华如梦。

和平大饭店的北楼之上。

赵小惠接完电话后,立马转身回包厢。

看到天海华宏微电子公司总经理付文炳,正和弟弟聊天,她便並没有出声打扰。

不过当弟弟的目光扫视过来,她立马微微点头一笑。

虽然没有任何语言沟通,但赵瑞龙知道经济观察节目顺利播出了。

至此。

钟正国一帮人力挺支持的大风厂,距离破產倒闭便只剩下时间问题。

在这钟家以黑网吧危害极大,针对网吧行业掀起整顿关停风暴之际。

一举废掉他们苦心扶持的大风厂,也算是小小的出口恶气。

让他们知道,我赵瑞龙也不是吃乾饭的。

拿起茶壶。

赵瑞龙为付文炳的茶杯满上。

这次父亲来天海,代表汉东省与天海市、铁路总署,签署燕沪高铁一期工程投资合作协议,自己也跟著来天海,认识了很多大人物。

此刻,很多大人物,已经先行离去。

唯独付文炳,迟迟还不肯走。

“你知道九五年,咱们和国外差距有多大吗?”

“当年咱们集成电路產量將近五亿块,够多了吧?”

“可是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却占比不百分之一,並且只满足了国內不到五分之一的需求。”

“相当於咱们国家,大部分的集成电路,都需要从国外进口,更惨的是,咱们没有一条8英寸生產线,生產工艺水平也只有惨不忍睹的1.2微米。”

“同一时期,西方已经投產了上百条8英寸生產线,並且製程精度已经达到了0.3微米,差距真是太大了,不抓紧时间追赶,以后怕是差距会越来越大!”

说到这儿,付文炳一口將茶喝光。

“可是想要追赶,谈何容易?”

“集成电路,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当年建一条8英寸生產线,就要十几亿米元。”

“后期每年的运行维护、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还要费两三亿米元。”

“但为了不至於被甩开差距,国家还是咬牙上了九零九工程,並在九六年举办了奠基仪式。”

“很多人都不知道,当时项目看似启动了,其实外方技术合作伙伴还没有確定,迟迟没有国外企业答应我们的条件。”

“他们要么不想转让先进的集成电路製造技术,让我们拥有0.5微米工艺的8英寸生產线,要么不愿意现金入股,共同承担风险。”

“更没有人愿意,承担至少三分之一的晶片返销加工量,並为我们提供人员培训,最终还是樱电器会社答应合作,並转让了0.35微米的技术。”

再后来的事情,付文炳也不用说了。

双方从签订合同,到正式建成投產,仅仅用时十八个月,创造了世界纪录。

又经过一年多的不断磨合与提升。

华宏微电子,將晶片產能提升到了每月两万片,良品率接近99%。

並且在去年,创造了十多亿元的销售业绩,纯利润超过三亿。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华宏微电子从此会一飞冲天之际。

米国那边,网际网路泡沫,轰然破灭。

不仅是集成电路,全球电子信息產业,都遭受严重影响。

许多国际科技巨头,都纷纷半停產或全停產,研发项目一砍再砍。

更惨的是……

还没发展壮大起来的华宏微电子。

生產的存储晶片,需求量下跌幅度最大,价格还一跌再跌。

从去年末到现在,平均价格已经下降了將近七成,而且还有进一步下跌的趋势。

原本十几米元一片的存储晶片,现在卖两块多还没人要。

面对持续的亏损,以及难以预料的未来。

樱电器会社自身都难保了。

自然无法继续履行合作协议。

所以……

他们想半卖半送,从华宏微电子撤股。

否则自身就持续亏损了,还要给华宏微电子输血。

岂不是要死得更快?

付文炳原本是想让天海市,甚至是工业信息总署。

想办法凑集一笔资金,赎回股份,並支持华宏微电子渡过难关。

绝不能让承担了龙国晶片行业希望的华宏微电子,出师未捷身先死!

万万没想到……

在这节骨眼上。

赵瑞龙如救世主一般出现。

惠龙集团不仅承接了樱电器会社甩卖的股份。

同时还为华宏微电子,带来了一笔巨大的订单。

虽然前提是生產线,要按照赵瑞龙的要求升级调整。

但在公司持续亏损的危难之际,如此『雪中送炭』,足以让付文炳感动不已。

於是乎。

本就一见如故,又如今是合作伙伴。

职务级別不低的付文炳,今晚也开怀畅饮,和赵瑞龙聊到现在。

“炳哥,投资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

“別人恐惧,我贪婪。別人贪婪,我恐惧!”

“越是在行业寒冬,人人自危的时候,咱们越是要大干快上。”

“他们樱人怕亏掉裤衩,我赵瑞龙可不怕,因为我相信我的mp3必然能畅销。”

“我更坚信,华宏微电子转做晶片代加工,以后手机、电脑、数码电子、汽车、高铁、飞机等很多行业领域,会有无数的晶片业务,让咱们根本忙不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