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针锋相对!没有退路可言!(2/2)
“你还別不服气!”
“战场上打不贏,说啥都等於零!”
“等明年紧贴实战背景的对抗演练结束,你就知道该不该退了!”
“我……”
古茂源骂骂咧咧的说道:
“妈的,一个重装合成旅,能有多厉害?”
“我就不信,一个旅搞搞信息化合成化,就能打败一个重型机械化步兵师!”
葛钧山耸了耸肩。
“我不懂军事,也不懂战爭。”
“所以咱俩都別爭了,明年演习见分晓吧!”
古茂源攥紧拳头。
“陆长生这崽种,不仅自己姓陆,而且还是咱陆军出身。”
“居然不想著多帮陆军多爭取好处,反而想要精简陆军!”
葛钧山像看傻子似的,看了一眼古茂源。
就这格局、这思维……
早点退休,才是利国利民!
“你这什么眼神啊?难道我说错了吗?”
古茂源气愤不已的问道。
葛钧山摇头訕笑。
“你不是说错话了,你他妈是屁股歪了!”
“这都他妈什么年代了?陆军的地位下降,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你以为靠著钢铁般的意志,就能保家卫国吗?就能打贏现代战爭吗?”
“连我这个糟老头都知道,真要打起来,人家远远的就扔各种精確制飞弹药,让你连面都没见著,就已经死伤惨重!”
古茂源咬了咬牙。
“我没说其他军种兵种不重要,我也知道如今立体战爭、体系对抗。”
“我只是想说,陆长生太他妈吃里扒外,对咱们陆军老大哥也太不地道。”
“真要按照他的方案来改,以后还不到三十个重装合成旅,这他妈也太少了吧?”
“就算最终搞出三十个重装合成旅,也实在是太少了,平均下来,一个省都没一个!”
葛钧山顺口便嗤笑反问:“那人家海军连一艘航空母舰都还没有,他们怎么不叫苦呢?”
“你!!”
古茂源抬手指向葛钧山,苦大仇深的说道:
“你不对劲啊老葛!”
“我怎么感觉,你像是认怂了啊!”
“你以前的斗志呢?你的雄心呢?”
“怎么现在一点儿都不反对,跟他妈认命了似的?”
葛钧山扶著栏杆,极目远眺。
“反对什么?有什么好反对的?”
“人家次次都抢占道德制高点,打著为国为民的旗號,你怎么反对?”
“而且他们有方案、有措施、有计划,而咱们呢?连个像样的理由都没有,这还怎么反对?”
说到这儿,葛钧山扭头侧目,看向气鼓鼓的古茂源。
“你还別不服气!”
“你要能提出一个更好的军改方案,老子拼了老命也支持你,但问题是……你可以吗?”
“我都不需要你去找一支部队做试点改革,准备对抗演练,哪怕只是纸上谈兵的方案给一个也行啊!”
葛钧山勾了勾手指,示意古茂源给方案。
但古茂源撇了撇嘴。
他哪有方案可给?
只有一肚子的牢骚和不满。
憋闷了好一会儿,古茂源气鼓鼓的说道:
“不管怎么说,赵立春在汉东搞了高质量经济发展,又搞深化改革,成绩已经够亮眼了。”
“如今陆长生搞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又要搞军改,这势头也太他妈嚇人了,咱们再不想想办法,就输定了!”
能当上將的古茂源,也不是吃素的,起码的战略眼光,他还是有的。
知道赵立春和陆长生的布局,基本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各种高科技產品和新型武器装备陆续问世。
都不用等到陆长生主推的军改完成,为国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他俩,也百分之百可以再进一步。
而再进一步……
陆长生是没有问鼎的可能,但赵立春呢?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沈总极有可能是把他当接班人培养。
否则何至於,不遗余力的支持他俩?
“老古,你说到了咱们这个位置,还有必要爭来爭去吗?”
“总不能他们想方设法的发展经济、强大国防、造福人民,咱们却为了爭权夺利而反对吧?”
古茂源瞪眼道:“那你的意思是不爭嘍?”
葛钧山看著连绵不绝的山峦,语气悵然的问道:
“败了如何,贏了又如何?就算爭贏了,又有什么好处呢?能让咱们长生不老吗?”
古茂源冷笑道:“什么长生不老啊?能在现在的位置上,多待几年就算不错了!”
“然后呢?”
葛钧山笑问道:“几年后,体弱多病、老不中用,不得不退下来,还不是照样得交权?”
古茂源眉头一挑,有些窝火的问道:
“那你到底什么意思呢?”
“难道就这么眼巴巴的看著,看著他们高歌猛进,却什么都不做吗?”
“咱们就算不为自己著想,也要为后生娃儿们的前程,考虑考虑吧?”
“咱们活到了这把年纪,就算嗝屁了也都无所谓,可他们呢?他们还得活下去呀!”
葛钧山淡淡一笑。
“我之前就是考虑得太多,自己愁白了头,却並没有多大的效果。”
“所以即便要爭,咱们也要换个思路,不能跟著他们节奏来,否则咱们就处处被动!”
“你这不废话吗?”
古茂源冷哼道:“我早就发现,爭权夺利和竞技体育一样,两眼只盯著对手,就容易被牵著鼻子走,完全失去了自己的节奏。”
“所以咱们是不能再盯著他们,他们有他们的优势和特长,咱们怎么比也比不上,所以咱们也要发挥自身优势,有成绩才有发言权!”
葛钧山双手撑著栏杆,意味深长的说道:
“既然繁荣富强的大目標,谁也不能改变,那么他们有他们的办法,咱们也要有咱们的策略。”
古茂源急问道:“你想到办法了?”
葛钧山自信淡然的说道:“要想跟他们比拼,最好的办法,不就是爭锋相对吗?”
“比如发展高质量经济是大势所趋,他们办法主要是自主创新,连大飞机都要自己造,咱们可以搞合作共贏,与西方企业合作。”
“就像汽车產业,他们不是想大力发展国產新能源汽车吗?那咱们就与眾多国际汽车巨头合作,以庞大的內需市场,吸引他们来打造合资品牌!”
“至於电子信息、影视文化、生物製药、机电装备……咱们趁著加入世贸的契机,藉助西方成熟的技术和强大的资本,肯定很快做出成绩。”
“而针对提升国防力量必然要做的军改,在编制调整、装备研发等方面,在合成化、信息化、体系化的框架下,咱们也可以有自己的路线啊!”
“比如他们研製战略运输机、隱身战斗机、战略预警机等,主要是依靠西飞蓉飞,那么咱们完全可以支持盛飞,让他们也拿出研製方案去爭。”
“对呀!!”
古茂源仿佛瞬间开了窍,双眼放光的说道:
“他们要让天海造船厂,牵头研製国產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咱们就可以支持达连造船厂,把那艘二手滑跃式航空母舰儘快改造出来!”
“从乌兰拉回来的那艘二手航空母舰,本身就已经完成了舰体製造,加上又是蒸汽动力、滑跃起飞,比他们从零开始研製电磁弹射航母肯定快很多。”
“而且他们要以东南沿海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那咱们就完全可以利用北方沿海经济带,去振兴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啊!”
“总之,他们要做的事,咱们也做,只不过咱们走更快更容易见效的实用主义路线,就能投入没他们大,却可以比他们更快出成绩!”
葛钧山看著漫山遍野的红叶,喃喃自语般的说道:
“要想姓,就放手一搏吧!”
“咱们已经没有退路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