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逐梦航空!是时候展现真正的实力!(2/2)

“你参与写的高质量经济发展方案,以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报告,我都有认真看过,知道研製国產大飞机,能推动製造业升级、带大幅增强综合国力,种种好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好奇如此重大的科研项目,因为投入太大、风险也太大,往往需要强大的国家意志,以举国之力持续投入,才能歷经无数失败后获得成功,高层都不敢轻易启动,你又是哪儿来的自信呢?”

赵瑞龙背负双手,淡然一笑。

“你说的没错,研製大飞机確实存在很多困难,相比於缺乏相关经验、尖端製造业薄弱等问题,咱们龙国最大困难就是没钱。”

“所以在原本的规划中,咱们是要等到2005年以后,才会开始论证重启大飞机项目,並在2007年左右,正式全面启动。”

“因为到那个时候,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大学扩招、產业升级,咱们经济更宽裕、人才更充足、工业基础更扎实。”

“但问题是,我等不了那么久,我想儘快发展好高质量经济,大飞机就是绕不过的一道坎,我必须把这道坎迈过去!”

“至於你说我哪儿来的自信?倒不是因为我多么有钱,而是我对咱们龙国几十年的工业发展与教育投入有足够信心!”

“我相信咱们既然能造出火箭把卫星发射上天,也能造出各种军用飞机保家卫国,那就一定能造出民用大飞机……”

董天傲插话问道:“我当然知道能研製出来,咱们以前也不是没研製过,但性能呢?民用飞机可不是能飞就行的呀老弟!”

“那军用飞机只要主要性能达標,其他什么燃油性、可靠性、维护性等差点都无所谓,可民用大飞机能行吗?显然不能啊!”

“民航公司动輒好几亿买大飞机,是用来载客拉货赚钱的,恨不得全年无休,还油耗不高、维保不贵,我说的没错吧?”

“是的,没错!”

赵瑞龙很乾脆的点头。

心想出了那么多钱,你丫今天说什么都对。

都让你当了大冤种,岂能还不让你嘰歪两句?

“那问题来了,人家波音空客都搞了很多年了,经验丰富、实力雄厚,你都不是学航空专业的,就凭一腔热血便投进去,你就不怕研製出来的飞机没他们的好,都没航空公司买吗?”

董天傲的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问过赵瑞龙。

包括父亲赵立春,甚至是一些高层。

他们不怀疑赵瑞龙的信心,也不担心他的財力,就怕搞了很多年,最后搞出来却卖不好。

毕竟民用飞机肯定是要有足够的商业价值,別人才会斥巨资购买,又不像军用飞机,能打仗就行。

赵瑞龙当然不会说,自己不仅系统附身,还完成了第三个系统任务,让大姐夫倖免於难。

系统奖励自己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全套製造技术,並成为顶级航空製造技术专家。

要不是有技术也懂技术,有十足的把握,赵瑞龙也不可能斥巨资研发国產大飞机。

就像眼前这款涡扇发动机……

正常情况下,从需求分析到方案设计,再到样机製造、定型试验,都需要好几年时间。

而要想歷经重重考验,拿到型號合格证,还要再好几年的时间。

因而一款航空发动机从研发到成熟,顺利的话也要十来年。

对於经验相对欠缺、基础也比较薄弱的国家来说,甚至要二三十年。

但有系统辅助、详细图纸都有。

赵瑞龙当然就不需要那么久。

如今之所以还要大规模生產很多台,纯粹是为了检验是否真的先进可靠,也为了拿到国家颁发的型號合格证。

因而別人的研製,是真的要慢慢研究、仔细试验、反覆修改,就像做一道很深奥复杂的大题,得一点点的摸索。

赵瑞龙不仅有破题方向和解题思路,连標准答案都有,没直接说自己的造出来发动机百分之百先进可靠,就已经很不错了。

至於最后如何说服眾人?

赵瑞龙不介意將同样的答案,复述给董天傲。

“怕什么呀?失败是成功他妈!”

“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源於一次勇敢的尝试!”

“如果因为害怕失败,害怕技不如人,就不去勇敢尝试。”

“那么咱们龙国人什么时候才能造出自己的国產大飞机?”

“拥有几千年文明歷史的我们,智商一点儿也不低於外国人。”

“凭什么他们能研製出来的大飞机,咱们却连尝试研製的勇气都没有?”

“难道咱们就只能永远棲居在中低端產业链上,用八亿件衬衫换一架客机?”

“就算我的尝试失败了,但也绝非毫无意义,我至少锻链了研发队伍、提升了供应链、积攒了经验教训,为国家出手打下了基础!”

这一令人振奋的番话。

当初就让高层一个个哑口无言。

如今自然也让董天傲无言以对。

摆脱屈辱、走向富强的歷史,不就是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吗?

敌我双方武器装备悬殊巨大的时候,先烈们都没有退缩,拋头颅洒热血,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敌。

在一穷二白生活都很困难的时候,先辈们也没有彷徨,勒紧裤腰带也造出了核武器,让国人再也不受欺凌。

而经过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早已不再是穷困潦倒啥也没有,为什么不研製大飞机?为什么不能有屡败屡战的勇气?

这时候,冷儷霏往前一步说道:

“瑞龙,我相信你!”

“外国人能办成的事,咱们龙国人也行!”

赵瑞龙转身笑问道:“你真对我有信心?”

“当然有呀!”

冷儷霏笑道:“你研製的mp3、计算机、3g手机、新能源汽车等等,哪一样没有火爆畅销?”

“所以我相信你投资研製的大飞机,也一定能凭藉优秀的性能,贏得无数航空公司的青睞!”

赵瑞龙微笑点头。

“谢谢霏姐的信任,我也一直坚信咱们的国產大飞机,一定能在全球航空市场闯出一片天地,所以我才敢持续不断的砸钱!”

话音刚落,董天傲就问道:

“那到底还要砸多少钱?砸多久?”

赵瑞龙抬手指向打包中的涡扇发动机。

“咱们正在同步开始进行一系列严苛测试的,並不只有这款发动机,还包括飞机上的其他重要部件。”

“等它们明年陆续测试合格,咱们第一架国產大飞机会很快生產下线,接著开始试飞和適航取证。”

“一切顺利的话,2005年通过適航审定,隨后咱们就可以开始安排量產,从2006年开始交付。”

董天傲蹙眉道:“也就是说,四年后咱们就能坐上你投资研製的国產大飞机了?”

赵瑞龙微笑道:“这是保守估计,如果各方面都进展特別顺利,那么时间还有可能会提前!”

“那你敢经常坐自己研製的飞机吗?”

董天傲似笑非笑的问道。

“当然敢呀,这有什么不敢的?”

赵瑞龙抬手指向停车场方向。

“我带你们从宾馆来这儿,坐的不就是我投资研製的国產新能源汽车吗?”

“而且我全程参与、亲自研製的,我对飞机的性能和质量都有著直观的了解,我反而更有安全感。”

“搭乘外国飞机,我反而会担心,会不会有设计缺陷,有没有因为人员素质下降,而存在质量问题。”

作为穿越者的赵瑞龙,即便还没有去过米国,但也知道他们已经走在了衰败的路上。

大搞自由贸易主义,让跨国资本攻略全球,让经济持续的脱实向虚,让製造业空心化。

这样发展下去,主导米国航空企业的,必然不再是严谨认真的工程师,而是唯利是图的职业经理。

他们会为了追求利润,而不择手段。

將不该外包的业务外包,將不该招的人招进企业。

到时候,不管是新机型的研发与测试,还是老机型的生產与品控,都会出现系统性的崩塌。

其结果便是各种突发故障、各种故障停飞,甚至是一场场机毁人亡的空难!

所以为了自身的小命著想,赵瑞龙觉得还是早点开始自主研发国產大飞机比较好。

否则好不容易逆天改命,却因为空难嗝屁,那岂不是亏大了?

“还有问题吗?”

赵瑞龙微笑的看向董天傲和冷儷霏,就像看刚被割掉的韭菜。

“我还想体验一下,你投资打造的高铁!”

“没问题,安排!”

十分钟后,吕州南站。

汽笛长鸣,综合检测列车驶出车站。

很快便加速到350公里,如贴地飞行般朝著京州狂飆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