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征討膏药国!(1/2)

想到这里,朱桂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征討岛国,这个想法在他脑海中越来越清晰,以至於他的情绪也逐渐激动起来。

相比於南越那些复杂的政治环境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岛国显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朱桂站起身来,在书房內来回踱步,思绪飞转。

还是那句话,岛国现在正值室町时代,政治混乱,各地大名割据纷爭,根本没有统一的抵抗力量。

而且,那里的金银矿藏丰富,正是他急需的资源。

最关键的是,他找到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出兵理由——清剿倭寇。

这些年来,倭寇对大明沿海的侵扰从未停止。

他们不仅劫掠商船,还经常登陆烧杀抢掠,给沿海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朝廷虽然多次派兵围剿,但这些倭寇总是能逃回岛国,然后又捲土重来。

“清剿倭寇,这个理由再完美不过了。”

朱桂暗自思量道。

父皇朱元璋虽然定下了“不征之国”的祖训,但倭寇的侵扰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大明的安全。以此为由出兵,完全可以绕开祖训的限制。

朱桂心中有了底气。

他相信,以自己在琼州府创造的奇蹟,再加上清剿倭寇这个正当理由,父皇一定会批准他的请求。

而且,朝廷现在正忙於北伐,根本无暇顾及南方的事务。

这给了他极大的行动自由,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控制征討的规模和节奏。

想到这里,朱桂立即回到书案前,铺开宣纸,开始撰写奏疏。

“臣代王朱桂谨奏:倭寇猖獗,屡犯我大明海疆,劫掠商旅,荼毒百姓。臣身在琼州,深感愤慨。今愿率部征討,彻底清剿倭患,以安边境,以慰圣心…”

朱桂下笔如飞,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

在奏疏中,他详细描述了倭寇的罪行,分析了征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並表示愿意自筹军费,不需朝廷提供钱粮支持。

写完奏疏,朱桂立即命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同时,他开始著手准备征討的各项事宜。

朱桂来到港口,仔细查看著自己的舰队。

这些年来,他利用系统的能力,已经建造了相当规模的海军力量。

但要远征岛国,现有的船只还远远不够。

“立即开始建造更多的战船。”

朱桂对负责造船的工匠下达了命令:“我需要箭船和运输船各二十艘,必须在一个月內完成。”

工匠们虽然觉得这个要求过於苛刻,但在系统的加持下,他们的工作效率远超常人。

造船厂內,锤声叮噹,刨飞舞,一片繁忙的景象。

与此同时,朱桂也开始大规模招募士兵。

琼州府这段时间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员聚集,其中不乏身强力壮的青壮年。

朱桂从中挑选出最优秀的,组建成一支精锐的征討军。

这些士兵在严格的训练下,很快就掌握了先进的战术和武器使用技巧。

他们不仅擅长陆战,也能熟练地进行海上作战。

火器的使用更是他们的强项,每一个士兵都能熟练操作火枪和火炮。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

就在朱桂紧锣密鼓地准备征討事宜时,远在京城的朱元璋收到了他的奏疏。

皇帝正在御书房內处理政务,太监总管將朱桂的奏疏恭敬地递了上来。

朱元璋接过奏疏,仔细阅读起来。

“什么?十三子要征討倭国?”朱元璋看完奏疏,脸上露出了愕然的表情。

此时,朱棣和朱冈正率领大军在北方与蒙元余孽激战。

傅友德也在前线协调指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