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大婚(2/2)
蓝霞儿也是盈盈一拜,声音清脆:“谢父皇恩典。殿下待臣媳很好。”
简单的几句家常话后,主要的婚礼流程便算走完。
接下来,便是择日迎娶侧妃入门,这对於朱桂来说,不过是走个过场。
真正的风暴,已经在悄然酝酿。
时间很快进入了洪武二十五年的四月。
京城的空气,仿佛一夜之间变得粘稠而压抑。东宫那边,已经彻底断了与外界的联繫,只听说太医们进出得越来越频繁,宫中日夜不停地熬著汤药,那股浓重的药味,似乎飘散到了皇城的每一个角落。
朱桂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四月,就是太子朱標歷史上的大限之日。
大哥一走,整个朝堂,都將被捲入一场血腥的清洗。
开始跑路。
他已经有了离京的完美藉口——护送岳父蓝玉前往琼州整训士卒。但光是他和蓝玉两个人走,还不够。
他需要人才,尤其是金融人才。
他要在南洋建立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商业帝国,而这个帝国的血脉,就是金融。
夏原吉,,还有钱庄里那些他看中的好手,一个都不能少。
他必须再找一个光明正大,让父皇无法拒绝的理由,將这些人,从京城打包带走!
这一日,他將夏原吉召至王府书房。
“夏大人,”朱桂开门见山,“京师钱庄如今已步入正轨,堪称国之利器。本王以为,如此利国利民之策,不应只局限於京城一地。”
夏原吉闻言,頷首肯定道:“殿下的意思是要將钱庄,开遍我大明十三省?”
“正是!”朱桂从书案上拿起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本,递了过去,“本王这几日草擬了一份方略,请夏大人斧正。”
“臣不敢!”
夏原吉接过奏本,只看了几页,便被其中宏大而周密的构想深深吸引。
奏本中,朱桂详细规划了如何在全国范围內,建立一个以省城为中心,府、县为支点的三级钱庄网络。
更重要的是,他针对钱庄扩张后可能出现的贪腐问题,提出了一套堪称严苛的监管体系。
“各省分號,由朝廷统一委派『掌柜』,但『帐房』则由各省布政使司推荐。
掌柜与帐房互相监督,互相制衡。”夏原吉轻声念著奏本上的条文,越看越是心惊,“所有大额款项的流动,必须有二人同时籤押方能生效。
且所有帐目,每月匯总,由锦衣卫审计司核查,再密奏陛下。
若有差池,掌柜与帐房,一体同罪,抄家灭族!”
好傢伙!这一招釜底抽薪,直接断了地方官吏与钱庄內外勾结的可能。
“殿下深谋远虑,下官拜服!”夏原吉激动地合上奏本,“有此良策,我大明钱庄,必能如臂使指,匯天下之財於国库!”
朱桂微微一笑:“本王也只是纸上谈兵。此事若要推行,还需夏大人这样的干才,亲自出马才行。”
他终於图穷匕见:“本王想,此事体大,不可一蹴而就。当择一地,先行试办。我那封地琼州府,地处偏远,民风彪悍,最是考验新政成效之地。本王不日將启程前往琼州,愿亲自督办此事。只是,本王於钱庄事务,终究是门外汉,还需一位德才兼备的能臣总揽全局。夏大人,你可愿隨本王,去那南海之滨,共同开创这万世基业?”
夏原吉没有丝毫犹豫,长揖及地:“殿下信重,下官万死不辞!”
次日,朱桂便带著夏原吉,再次入宫面圣。
御书房內,朱元璋听完了朱桂的提议,又仔细翻阅了那份滴水不漏的奏本,久久不语。
他看著自己的儿子,眼神复杂。
这个儿子,总能给他带来惊喜,或者说,惊嚇。
刚刚才搞出一个钱庄,为国库带来了千万两的收入,这才安生了多久,又要搞一个覆盖全国的巨大网络。
但奏本上描绘的蓝图,又让他无法拒绝。
每年数千万两的潜在收益,一个能监控天下官员財富的无形大网……这诱惑太大了。
“桂儿,你可知,此事一旦铺开,这大明钱庄的权柄,將大到何种地步?”朱元璋的声音低沉。
“儿臣知道。”朱桂躬身道,“所以儿臣才恳请父皇,由锦衣卫成立审计司,將这把最锋利的刀,牢牢握在父皇手中。”
这钱庄的权柄,无论怎么变动,依旧在您的手上!
朱元璋沉吟许久,终於猛地一拍御案:“此事,准了!”
他目光转向夏原吉:“夏原吉听旨!朕命你为大明钱庄长史,总领全国钱庄事宜!即日起,你便隨南王,前往琼州,开办第一家分號!朕给你一年时间,若办得好,咱重重有赏!若办砸了……”
“臣若办砸了,愿提头来见!”夏原吉叩首领命。
然而,就在此时,夏原吉却直起身子,再次叩首道:“陛下,臣还有一请。”
“讲。”
“臣以为,钱庄长史一职,权柄过重,久居其位,易生骄横腐败之心。”夏原吉的语气无比恳切,“为防微杜渐,为大明万世计。臣恳请陛下立下铁律,钱庄长史一职,每届任期,不得超过三年!三年期满,无论功过,必须轮替!”
此言一出,朱桂和朱元璋同时愣住了。
他们都没想到,夏原吉在得到如此重用,登上权力巔峰的瞬间,竟是主动请求,给自己套上了一道枷锁!
朱元璋看著跪在地上,神情坦荡的夏原吉,眼中的欣赏之色再也无法掩饰。
他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畅快:“好!好一个任期不过三年的夏长史!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