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文化入侵(2/2)

船舱內,朱桂的面前,正悬浮系统的淡蓝色光幕。

光幕之上,是一幅无比精细的动態三维地图。

地图的中央正是那片澳洲大陆。

大陆的东南部,一座庞大的城市群已经初具规模。那便是他的都城——新京。

【大夏开拓】

【时代:钻石时代】

【领主:朱桂】

【人口:3,937,428】

【粮食储备:16,850,000石】

【黄金储备:5,230,000两】

【……】

看著光幕上的数据,朱桂满意地点了点头。

距离他离开澳洲,已经过去了一年。

这一年里,澳洲基地的发展速度,只能用奇蹟来形容。

得益於系统提供的源源不断的人口,以及超越时代的农业技术,他离开时还只有五十万的人口,如今已经暴涨到了超过三百多万。

新京周围,数百万亩的良田被开垦出来。

经过改良的高產水稻,玉米,土豆等作物,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疯狂生长。

粮仓里面堆满了足以让任何一个国家眼红的粮食。

……

万里之外,大明,金陵。

奉天殿的御书房內,年近古稀的朱元璋,正坐在龙椅上,手中捏著一份来自福建市舶司的加急奏摺。

他的脸上,混杂著震惊,疑惑,还有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在他的下方,皇太孙朱允炆,以及户部尚书赵勉等人,皆是垂首而立。

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都看看吧。”

良久,朱元璋將手中的奏摺,扔到了御案上。

一名小太监连忙上前,將奏摺呈给朱允炆和几位大臣传阅。

当朱允炆看清奏摺上的內容时,他那张一向温文尔雅的脸,瞬间变得煞白。

奏摺的內容很简单。

就在半个月前,一支悬掛著“夏”字旗號的庞大船队,抵达了泉州港。

船队没有进港,只是派人联繫了福建市舶司,声称是奉“海外代王朱桂”之命,向朝廷献上祥瑞。

而所谓的祥瑞,是整整三百万石粮食!

三百万石!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一阵头晕目眩。

要知道,去年整个大明秋粮入库,刨去各地损耗,真正能入国库的,也不过一千多万石。

他那个远在海外的十三叔,隨手就送来了三百万石?

这几乎相当於大明国库年收入的四分之一!

这已经不是祥瑞了,这是神跡!

“皇爷爷…”朱允炆的声音有些乾涩:“这十三叔他,如何能有如此多的粮食?奏报上说,那些船巨大无比,远非我大明水师可比,此事……此事必有蹊蹺!”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遏制的恐惧。

他那个十三叔,在他眼中,一直是个不安分的藩王。

可他从未想过,对方的力量,已经膨胀到了如此恐怖的地步。

能隨手拿出三百万石粮食,那他真正的实力,究竟有多强?

他麾下又有多少兵马?

朱允炆不敢想下去。

他只觉得,一头他完全无法掌控的猛虎,正在海外悄然崛起,隨时可能扑回中原。

將他这个储君之位撕得粉碎。

朱元璋冷冷地瞥了自己这个仁善的皇孙一眼,没有说话。

他何尝不知道此事蹊蹺?

他那个十三子,就像一团迷雾,他从来就没看透过。

可现在,他没心思去追究这些粮食的来歷。

他只知道,有了这三百万石粮食,今年北方的灾情就能缓解。

边军的粮餉就有了著落。

他那本已捉襟见肘的国库,也能大大地喘上一口气。

“蹊蹺?”

朱元璋冷哼一声“咱不管他蹊蹺不蹊蹺!咱只知道,这是咱的儿子,从海外给咱这个当爹的送来的孝敬!是为我大明江山送来的!”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传旨!著户部即刻派员,前往泉州接收粮食!任何人不得有误!”

“另外,擬旨申斥代王朱桂,身负皇命,开拓海外,不知谨言慎行,反而铺张浪费,以区区粮米邀宠!念其有心,暂且不究,令其往后当以社稷为重,不得再行此等炫耀之举!”

一道看似申斥,实则回护的圣旨,就这样定了下来。

朱允炆低著头,將所有的不安与恐惧,都深深地埋进了心底。

他知道,在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前。

他任何的挑拨和质疑,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著,他那位十三叔的威望,隨著这三百万石粮食,在大明朝堂之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

旗舰船舱內,朱桂关闭了系统光幕。

对於金陵城发生的一切,他了如指掌。

父亲的反应,皇侄的恐惧,全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送出三百万石粮食,一是为了反哺故国,全了自己的一份心意。

二,也是为了向金陵城里那位多疑的父亲,和他那位日渐不安的皇侄,展现一下自己的肌肉。

他要让他们明白,大明的那张龙椅,他隨时能取。